在2024年全省人大协商工作调研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州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开展人大协商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人大协商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坚持守正创新,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人大协商新模式。

一、坚持试点先行,强化顶层设计

2022年初,**州人大常委会党组谋划提出并启动探索开展人大协商,决定采取“试点先行、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全面推开”的思路来探索实践,并将巍山县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全州开展人大协商的试点。在试点工作中,**州人大常委会切实加强工作指导,跟进了解情况,确保试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之后,专门组成调研组深入开展调研,全面总结试点经验,认真思考谋划,强化顶层设计,于2022年9月研究制定了《**州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协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成为开展人大协商的指导性文件。《实施意见》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符合实际,对开展人大协商的指导思想、原则、主体、内容、形式及成果运用、保障措施等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明确了人大协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依法协商、坚持民主集中、坚持科学协商的“五大原则”;明确了人大协商主要报告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协商“五大类别”,以及每个类别协商的主要内容;规定了开展人大协商主要包括征求意见、专家论证、会议讨论、听证、民意调查等“五种形式”;安排了开展“五大类别”协商详尽的步骤;妥善运用好人大协商成果;对开展人大协商的保障措施提出要求。

二、围绕民主立法,开展立法协商

2022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州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省唯一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州人大常委会深入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实际,突出特色,聚焦民主立法,以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主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直通车”作用。一是延伸拓展,构建立法协商工作体系。为使“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更加深入吸纳民意、广泛汇集民智,**州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坚持以点带面,延伸工作触角,拓展协商平台,选取了16家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单位,作为州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其中巍山县人大常委会还被确定为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16个联系点,既有县和乡镇,也有村(社区)和自然村,既有州级和县级部门,也有法律工作部门。同时,确定了16名立法联络员和210名立法信息员。成立了**州人大常委会法律专家库、地方立法研究院,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立法工作。目前,全州形成了“1(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16(州级基层立法联系点)+N(若干名立法联络员、立法信息员、法律专家)”的工作体系,实现了立法协商的整体行动、上下联动、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二是健全机制,强化立法协商工作保障。**州人大常委会于2022年5月研究制定了《立法协商办法》,就立法协商的定位、原则、内容、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规范开展立法协商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为确保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有序运行,更好发挥在立法协商中的重要作用,**州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升工作方案》《协同共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方案》《各专工委室挂钩联系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方案》《立法意见建议采纳情况反馈激励机制》等系列文件和工作制度,成立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加大经费投入,有力促进了联系点的基础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为务实高效开展立法协商提供了组织、制度和经费保障。三是发挥功能,厚植立法协商民意基础。**州人大常委会围绕把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意“直通车”作用和立法工作顾问组、地方立法研究院的“智库”作用,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参与立法前期调研、法律草案草拟、意见建议征集、专家论证、执法检查、立法后评估等工作,把“协商”贯穿立法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参与立法协商,坚持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认真梳理分析并吸收合理意见,为提升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召开由各界代表参加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座谈会、网络征集等多种形式,开展立法意见征询等工作,广泛、充分听取和收集基层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保证立法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人民群众新期待,最大程度凝聚立法共识,打牢民主立法民意基础,筑牢法治根基,极大激发了基层干部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的积极性,更加广泛地凝聚起社会各界的智慧,推动了基层群众参与国家立法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深化拓展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功能,使来自基层的民情民意转化成了推动高质量立法的强大动力,一个个原汁原味的“好点子”成为了一条条立法的“好建议”,做到了“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截至目前,**州人大常委会共完成国家法律制定、修订和立法需求意见建议征集任务13件,共收集到意见建议673条,梳理归纳上报284条,被吸收采纳16条。**州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承载民意的“直通车”、立法协商的“主渠道”、实践民主的“大平台”、法治建设的“助推器”、联系群众的“金桥梁”,工作经验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工作会议上交流,信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简报刊发。

三、聚焦发展重点,开展监督协商

**州人大常委会把监督协商作为人大协商的重要内容,坚持围绕中心大局,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来确定协商议题,精准把握监督重点,积极创新监督方式,有效整合监督力量,监督协商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6月,为深入落实**州委构建“445”现代产业体系的部署,巩固拓展2023年全州烟草产业专题调研成果,**州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对全州烟草产业发展情况开展“回头看”人大监督协商,进一步延伸监督链条,做实监督“后半篇”文章,增强跟踪问效韧性,提升跟踪监督刚性,切实把监督协商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州烟草产业创优提质的实际成效,更好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体现人大监督与党委决策同频共振、与政府工作同向发力。在具体实践中,**州人大常委会围绕“进一步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的工作目标,采取“开展一轮前期沟通、征集一批意见建议、进行一次专题调研、组织一场专题协商会议、交办一份协商意见清单、反馈一个落实情况报告”的“六个一”工作机制,扎实开展烟草产业发展情况“回头看”监督协商。一是抓实前期沟通。州人大财经委主动加强与州“两烟办”、州烟草公司、**卷烟厂、州财政局、州税务局等部门、企业及县市沟通,重点了解核实州人大常委会2023年全州烟草产业专题调研交办“问题清单”的整改落实情况,做到逐项盘点、逐条问效,掌握实情、找准堵点,对具备解决条件但落实缓慢事项再加一把“火”、再鼓一把劲,确保未落实事项一件一件落地见效,为开展“回头看”监督协商做好充分准备。二是抓实意见征集。州人大财经委与烟草部门和相关县市负责人、州人大财经委委员等进行座谈交流,广泛征求开展“回头看”监督协商的意见建议。三是抓实专题调研。坚持综合调研和专项调研相结合、实地调研和书面调研相互补,对全州烟草产业从烟叶生产、卷烟生产、卷烟销售开展全产业链“回头看”专题调研,全面核查全州烟草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全面摸清分析烟草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解决具体问题与普遍性问题、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相结合,通过找症结、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实现以人大跟踪问效之“为”、谋烟草产业发展之“效”。四是组织开好监督协商会。监督协商会由会前、会中、会后三个环节组成。会前协商,就是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与相关部门商量确定人大协商会上的《协商意见清单》,努力形成共识,确保意见相对统一。会中协商,于6月3日召开人大监督协商会,由全国和省、州、县市、乡镇5级人大代表以及企业代表、烟农代表等人员,就全州烟草产业全产业链中的11个突出问题,与州人民政府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等进行面对面协商,现场协商解决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作现场承诺表态,在一问一答间破解制约全州烟草产业发展的问题,在一策一计中明晰全州烟草产业提质增效的措施,实现以问知政、以问督政、以问助政。同时,要求职能部门须将答复内容于7个工作日内书面反馈协商人、报州人大财经委。会后协商,就是在人大协商会上未能当场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落实的意见建议,由州人大财经委持续跟踪监督,力争相关问题得到解决、意见建议得到落实。通过会议协商,实现“把准脉”抓住症结、“开准方”对症下药、“加把力”推动工作。五是形成一份协商意见清单。州人大常委会根据协商会上的意见,对协商意见进行梳理完善和汇总,形成最终的《协商意见清单》,函送州人民政府,督促州人民政府按照协商结果认真抓好落实。六是反馈一个落实情况报告。要求州人民政府于3个月以内,须将研究处理和工作落实情况书面报州人大常委会。州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跟踪问效,推动意见建议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让协商成果更好推动发展、惠及群众,让代表的“呼声”变成群众的“掌声”。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