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阶段,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县委办公室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的职能定位,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力服务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圆满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十四五”时期主要工作成效
(一)聚焦政治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任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建立“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县委常委会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386次,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政治监督,协助县委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圆满完成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任务,相关经验做法被省委办公厅专题刊发推广。
(二)聚焦参谋辅政,服务决策能力持续提升。牢牢把握“身在兵位、胸为帅谋”要求,不断提升以文辅政水平。累计起草县委全会报告、主要领导讲话稿、重要文件等综合性文稿1200余篇,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17篇,其中《关于推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研究》等12篇成果转化为县委决策。建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报送省委、市委信息3800余条,被省级以上采用620条,连续五年位列全市前列。创新建立“决策前预研、决策中参与、决策后跟踪”全流程服务机制,确保参谋服务有深度、有温度、有实效。
(三)聚焦统筹协调,保障运转高效顺畅。充分发挥“枢纽”作用,强化“三服务”职能,确保县委政令畅通、高效运转。一是提升会务保障水平。优化会议管理流程,严格会议审批,统筹安排县委常委会、县委全会、专题会议等各类会议860余次,实现“零差错、零延误、零疏漏”。二是强化督查督办实效。建立“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闭环式落实”工作机制,对县委重大决策部署、领导批示事项实行台账管理,五年来累计立项督办事项1860项,办结率99.6%,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30余件。三是推进改革任务落地。牵头或协调推进党的建设、基层治理、“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任务276项,形成“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改革成果,3项经验被省委改革办简报刊发。
(四)聚焦作风建设,机关运行更加规范有序。深入贯彻纪律规定及其要求,持续推进机关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修订完善《县委办公室工作规则》《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汇编》等制度48项,覆盖文秘、保密、接待、财务、后勤等各环节。高标准完成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清理整改任务,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县本级“三公”经费连续五年实现压减。扎实开展“对标先进、提升效能”专项行动,组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轮岗交流等活动56场次,干部综合素质明显提升。2023年,县委办公室被评为“全省党委系统办公室工作先进单位”。
(五)聚焦基层减负,推动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协助县委制定出台《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建立基层负担动态监测机制。五年来,全县会议、文件数量年均压减15%以上,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整合率超过50%。推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清理整合政务类APP、工作群组132个。强化数字赋能,建成县级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一网通办”事项覆盖率达98%,基层办事效率提升60%以上,相关做法在全市作风建设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二、“十五五”时期工作谋划
面向“十五五”,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发展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县委办公室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锚定“走在前、作表率”目标,聚焦“参谋有道、协调有方、督查有效、保障有力”职责使命,奋力开创“三服务”工作新局面。
一是坚持政治立办,打造绝对忠诚的政治机关。始终把政治建设贯穿办公室工作全过程,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健全“第一议题”落实机制,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协助县委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提升政治监督质效。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二是强化参谋辅政,提升服务决策的专业水平。聚焦县委关注、群众关切、发展亟须的重大问题,加强前瞻性、战略性、对策性研究。围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现代化、数字经济等重点方向,每年确定10项重点调研课题,形成一批有深度、可转化的决策参考。加强信息研判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直报点+大数据分析”信息采集机制,提升信息报送的时效性、精准性和预见性。推动文稿服务从“写得好”向“谋得深”转变,切实当好县委的“智囊团”。
三是优化统筹协调,构建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加强工作统筹,完善重大事项协调机制,提升跨部门、跨领域事项的协同处置能力。深化“大督查”格局建设,健全“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与“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相结合的督查体系,推动重点工作闭环落实。统筹推进改革协调,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问题,谋划推出一批“小切口、见效快”的改革举措,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四是推进数字赋能,加快智慧办公转型步伐。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信息化与办公室工作深度融合。升级县级政务协同办公平台,推广电子公文、移动办公、智能会议系统应用,力争实现非涉密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建设县委决策支持大数据系统,整合经济运行、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数据资源,实现“一屏观全县、一网管全局”。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五是夯实基层基础,持续巩固减负增效成果。坚持标本兼治、长效常治,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严控会议文件总量,优化督查检查考核方式,进一步压缩“留痕”事项。推广“无纸化办公”“并联审批”“容缺办理”等创新模式,提升行政效能。健全基层负担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畅通“减负直通车”渠道,及时纠治隐形变异问题,真正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
六是加强队伍建设,锻造过硬的党办铁军。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文稿写作、应急处置、数字化应用等专题培训。完善干部成长路径,注重在重大任务、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