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党组2025年度党员思想形势分析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精准掌握党员干部思想脉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局党组通过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听取党小组汇报、分析日常表现等多种形式,对全局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摸排、梳理和分析研判。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思想状况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下设 *个党支部,现有党员*名。其中, 35 周岁(含)以下党员 *名,占比*%; 36 – 50 周岁党员 *名,占比*%; 51 周岁以上党员 *名,占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的有力指导下,局党组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人社部门政治机关属性,聚焦“保障改善民生、服务发展大局”核心职能,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思想引领和实践锻炼。总体来看,我局党员队伍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向好,政治立场坚定,大局意识牢固,宗旨观念深入,作风务实担当,展现出新时代我市人社党员干部的良好风貌和奋进姿态。

(一)政治立场坚定,理论武装持续深化。 全体党员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持续提升。坚持将理论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依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强国”平 台等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与主责主业紧密相关的重大部署和要求。在面对复杂社会思潮和网络舆论时,绝大多数党员能够保持清醒头脑,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负面言论,在重大原则问题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有效筑牢了思想防线,确保了人社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身份意识鲜明,作用发挥积极有力。 全体党员普遍能够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自觉强化党员意识, 自觉履行党员义务 ,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活动。广大党员立足人社岗位实际,在推动落实 “人人持证、技能”我市行动、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等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展现出较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特别是在应对就业市场波动、处理复杂劳资纠纷、经办服务高峰期、突击攻坚重点任务时,许多党员冲锋在前、加班加点,主动承担“党员先锋岗 ”“ 党员责任区 ”职责,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人社党员干部的实干作风。

(三)宗旨观念牢固,为民服务用心用情。 全局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人社工作关乎百姓生计、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断强化 “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人才、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社区、企业园区、职业院校、乡村一线,聚焦群众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维权、人才服务等方面的 急难愁盼问题 ,扎实开展 “人社局长走流程 ”“ 政策敲门进企业 ”“ 暖心行动 ”服务重点群体、“仲裁监察进园区”等活动。在服务窗口、 12333 热线、线上平台等为民服务一线,党员干部努力提升服务温度、精度和速度,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政策咨询解答、业务经办指导、矛盾化解疏导等工作,努力当好企业和群众的 “贴心人 ”“ 服务员 ”,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群众对人社服务的满意度稳步提升。

(四)纪律规矩严明,作风建设持续向好。 党员干部普遍具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能够自觉学习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及省委、市委相关规定要求。持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坚持 “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一体推进,通过原文学习《条例》、观看警示教育片、聆听廉政党课、开展廉政谈话、剖析典型案例等多种形式,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根基。全局未发生党员干部严重违规违纪问题。对照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各支部(科室)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特别是在社保基金管理、就业资金使用、人事考试组织、职称评审、劳动能力鉴定、行政审批等关键领域和环节,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增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得到巩固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学习的深度与实践转化的效度有待提升。 部分党员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社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如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战略意义、社会保障体系安全规范发展的新内涵、共同富裕目标下的收入分配调节、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工作的新挑战等,学习领会不够系统深入,存在浅尝辄止、碎片化学习的现象。满足于 “读过了 ”“ 传达了 ”,对其核心要义、理论逻辑、实践要求的理解和把握不够精准透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依然存在。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破解难题的办法、服务群众的 举措 能力有待加强。面对就业形势的复杂性、社保改革攻坚的艰巨性、劳动关系领域的新风险新挑战时,部分同志前瞻性思考不足,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深层次矛盾的能力有欠缺,有时存在 “本领恐慌”和“路径依赖”,思路不够开阔,创新破题的锐气不足。

(二)担当作为的韧劲与服务效能的精细度有待强化。 少数党员干部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深刻,随着工作环境熟悉和时间推移,自我要求有所松懈, “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理念未能完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推进重点改革任务、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有时存在按部就班、求稳怕错的思想,攻坚克难的韧劲和 钉钉子精神 有待加强。在服务群众方面,虽然态度普遍较好,但服务的精细化、精准化、个性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例如,对复杂政策 “一口清”、对不同群体需求精准画像、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提升服务体验等方面,还有潜力可挖;“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虽大为减少,但部分环节流程仍然不够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捷度、满意度仍有提升余地。深入基层调研解决实际问题的深度和频度不够,主动发现、破解民生痛点的意识需进一步增强。

(三)创新突破的锐气与争先进位的标杆有待激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习惯于沿用老经验、老办法处理问题,满足于完成常规性、事务性工作,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径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在推动人社工作数字化转型、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效、拓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生态等前沿领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勇气不足,创新性思路和突破性举措不多。对标先进城市的人社工作理念、模式和效能,主动找差距、补短板、争一流的劲头尚显不足,工作的标杆和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一定的 “舒适区”倾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以上问题,局党组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走深走实,为服务我市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贡献人社力量。

(一)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着力提升政治站位和能力本领。一是 深化学习内容。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持续跟进学习关于民生保障、人才工作、共同富裕、安全发展等重要论述和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我市人社实际,增加就业优先政策、社保制度改革、人才人事政策、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人社领域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和前沿理论的学习比重。 二是 创新学习载体。优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 支部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内容设计和形式创新。用好“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线上平台。定期举办“人社大讲堂”、专题读书班、理论研讨会、业务技能比武,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先进地区同行授课交流,解读宏观政策、分析形势任务、传授实践经验。 三是 强化学以致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组织党员干部带着问题深入基层、企业、群众,摸实情、找症结、提对策。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党员结合岗位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创新建议,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谋划发展、制定政策、破解难题的实际能力,有效克服 “本领恐慌”。

(二)持续锤炼过硬作风,着力强化担当作为和服务效能。一是 严明纪律规矩。常态长效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持续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用好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深化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窗口服务规范、工作纪律、请销假制度等。强化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对作风漂浮、效率低下、服务不优等现象及时通报、督促整改。 二是 优化服务体验。深入推进 “放管服效”改革,持续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巩固拓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成果,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 ”“ 跨省通办 ”“ 一件事一次办 ”。畅通线上线下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完善“接诉即办”机制。大力推行“微笑服务 ”“ 延时服务 ”“ 预约服务 ”“ 上门服务 ”,提升窗口服务温度。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列出清单,明确责任,限期解决,提升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 激励担当实干。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压实工作责任,对重点工作、改革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鼓励党员干部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防范化解社保基金风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重点领域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大力弘扬 “深实严细久”的工作作风和“店小二”精神。

(三)持续激发创新活力,着力推动工作提质和标杆提升。一是 培育创新文化。强化 “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理念,大力营造解放思想、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氛围。围绕 市委、市政府 中心工作和局年度重点目标任务,设立 “党员创新攻关项目”,鼓励跨支部、跨科室组建党员突击队,在关键领域寻求突破。 二是 深化品牌建设。擦亮我市人社党建特色品牌。深化拓展 “党建+就业援助 ”“ 党建 +社保惠民 ”“ 党建 +人才服务 ”“ 党建 +维权维稳 ”“ 党建 +智慧人社”等特色实践,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贯穿于业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总结推 广党 支部工作法,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 “我市人社经验”。 三是 对标争创一流。引导党员干部跳出我市看我市,放眼全国谋发展。主动对标学习国内先进城市人社工作的先进理念、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树立更高工作标杆,在政策创新、服务优化、效能提升、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敢闯敢试,力争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鼓励党员干部在各自岗位上争做精通业务的 “政策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在“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我市人社党员干部的更大担当和作为。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