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委2025年党建工作总结与2026年工作谋划

国有企业党委2025年党建工作总结与2026年工作谋划-文库集
国有企业党委2025年党建工作总结与2026年工作谋划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2025年,企业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市委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本着“抓党建就是抓全局,强党建就是强发展”的理念,党委聚焦“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核心职能,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企业实现提质增效、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和强大组织动力。全年党建工作呈现出基础更加坚实、活力持续增强、引领作用更加凸显的良好态势。

一、聚焦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坚决把稳国企改革发展的“方向盘”

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一)强化理论武装,在凝心铸魂上持续用力。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累计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36次,第一时间传达中央和市委关于经济工作、国资国企改革的最新精神,确保班子成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推动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依托线上学习平台和党校主阵地,分层分类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专题培训轮训,着力提升党员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二)健全治理机制,在落实领导上深化拓展。一是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已完成公司及所有二级子公司章程修订工作,实现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全部入章,从制度上保障了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二是严格执行前置研究程序。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92项,全年共前置研究审议“三重一大”事项,确保了涉及企业改革、重大项目、资金使用等关键决策的政治性、科学性和合规性。三是理清权责边界。系统梳理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权责清单,确保各治理主体权责清晰、各司其职、有效制衡,使党委的领导作用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得到充分发挥。

(三)严明政治纪律,在对标对表上抓实抓细。一是加强政治纪律教育。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督促党员干部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上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二是强化对重大部署的监督检查。聚焦国资国企改革重点任务、安全生产、环保督查等重点领域,全年开展政治纪律专项检查4次,对发现的问题严肃通报并督促整改,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三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企业各类宣传阵地的管理,定期分析研判思想动态和舆情风险,及时发声引导,弘扬企业发展主旋律。

二、 坚持融合发展,驱动提质增效,不断释放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党委紧扣企业中心工作,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了党建与生产经营的同频共振。

(一)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助力重大项目攻坚。一是构建党员攻关体系。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关键领域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先锋岗”。例如,在某省级重点工程项目中,项目临时党支部设立“质量监督岗”和“安全保障岗”,由党员骨干担任,有效解决了复杂施工难题,项目提前完成节点目标。二是深化“双培养”机制。将优秀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将优秀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目前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形成“重要岗位有党员、关键环节看党员”的良好局面。三是推动党建联建共建。与上下游产业链、重点协作单位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共同破解生产经营中的瓶颈问题,推动业务合作持续深化。

(二)聚焦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实智力支持。一是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注重在企业改革发展、急难险重任务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全年提拔重用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中层干部45名。二是从严管理和培养年轻干部。建立完善年轻干部储备库和跟踪培养机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和重要业务部门进行轮岗锻炼。实施“青蓝计划”,为青年员工和技术骨干指定党员导师,建立“思想政治导师+业务技能导师”双轨带教模式,促进人才快速成长。三是提升干部专业能力。紧密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兴产业布局需求,组织开展专业技能提升培训25期,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市场竞争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