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在审计整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某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在审计整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文库集
某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在审计整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审计整改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领会上级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最新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刚才,会议组织学习了《 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的若干措施》以及《 X 州审计局审计整改工作制度(试行)》等重要文件,通报了近期审计整改工作的整体进展。这次会议既是一次阶段性总结会,更是一次攻坚克难的动员会。下面,我围绕抓实抓细审计整改工作,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解决好“为何改”的思想根基问题

审计整改绝非简单的“补手续”、“走过场”,而是关乎政策能否落地生根、治理能否提质增效、民心能否赢得拥护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必须从思想根源上深刻认识其极端重要性,筑牢真改实改、彻底改的思想防线。

(一)要站在“政治体检”的高度看整改。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现的问题本质上是政策执行中的“温差”、“落差”甚至是“偏差”。抓好审计整改,就是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直接体现,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决不能把审计指出的问题看作是“找麻烦”、“挑刺”,而应将其视为一次宝贵的“专家会诊”,一次改进工作、提升效能的契机。例如,在乡村振兴资金审计中发现的管理不规范问题,表面是操作流程瑕疵,深层次可能反映出相关政策在基层理解执行上存在模糊地带。整改就不能止于补齐手续,更要反思政策宣传解读是否到位、操作指南是否清晰,从而从源头上防范类似问题复发。

(二)要秉持“为民审计”的 初心抓 整改。 审计工作最终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许多审计项目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乡村振兴等民生重点领域,审计查出的问题,无论是资金管理使用的不规范,还是政策执行的不精准,最终影响的都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侵蚀的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推动审计整改,就是要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期盼,把挤占挪用的资金追回来,把延误的政策兑现到位,把失效的机制重新建强,确保公共资金资源真正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让发展 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每一次整改,都是一次对初心的叩问和 践行 。

(三)要立足“治理效能”的 维度谋整改 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决定着审计监督的成效和价值。发现问题只是起点,推动解决问题、促进规范管理、完善制度体系才是最终目标。如果重审计、轻整改,甚至“审而不改”、 “改而无效”,那么审计工作就会沦为“纸上谈兵”,前期大量的审计投入也就失去了意义。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审计整改,就是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具体实践。通过一个问题的整改,推动一个领域的规范,完善一套制度的建设,从而实现“审计-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切实把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解决好“如何改”的路径方法问题

整改工作不能“一刀切”、“一锅煮”,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识别问题类型,对症下药,确保整改措施有的放矢、切实有效。接下来,我重点强调三种问题类型的整改策略。

(一)要严格销号管理,确保已整改问题“清仓见底”。 对于已报告完成整改的问题,决不能“一报了之”、“一销了之”。销号不是终点,而是巩固成效的新起点。要逐一审核认定,像“过筛子”一样,严格对照审计建议和整改标准,核查佐证材料是否真实完整,整改动作是否到位,问题根源是否触及,是否真正达到了“病除”的效果。要实行对账销号,建立详细的 整改台 账,完成一项、核实一项、销号一项,确保账实相符,整改成果经得起检验。要坚决杜绝“虚假整改”、“表面整改”,例如,对于程序性违规问题,不能仅仅补签了字、完善了记录就万事大吉,更要看相关业务是否真正回归合 规 轨道,风险是否真正消除。要适时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回潮,确保整改成效可持续。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