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镇党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镇党委(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刚刚闭幕的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结合我们XX镇的实际,研究部署下一步的贯彻落实工作。刚才,相关同志已经将上级会议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容向大家作了传达。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时代内涵与XX镇的实践要求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们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新判断、新要求、新部署,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紧扣全会精神,对全县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路径清晰、措施具体。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并紧密结合XX镇的独特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第一,要从XX自贸港建设的大局中,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全会鲜明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与XX自贸港建设的国家战略部署和核心要求高度契合、一脉相承。XX镇作为XX县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能置身事外,必须主动融入、积极作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身处自贸港建设的前沿阵地,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政策红利,更是发展模式、治理能力和干部作风的全面大考。过去那种粗放式、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路径已经走不通了。我们必须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闯改创”的意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XX镇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要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中,深刻把握“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根本遵循。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这对我们XX镇而言,既是方向指引,也是量身定制的发展良方。我们XX镇有什么?我们最大的家底就是生态资源。全镇土地面积399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面积高达350平方公里,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长期以来,我们的橡胶产业是重要支柱,但亩均年产值约2700元的水平,也说明了传统农业提质增效的紧迫性。如何让沉睡的林下空间变成“聚宝盆”?全会精神给了我们答案,就是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这一特色优势产业。这不仅是盘活存量资源、优化农业结构的战略选择,更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

第三,要从“增进民生福祉”的目标中,深刻把握“发展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谋划的所有产业、推进的所有项目,最终的落脚点都要回到“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来。我们发展林下经济,不能只算企业和村集体的经济账,更要算清每一户群众的增收账。要让产业发展的成果,通过就业带动、收益分红、服务改善等多种形式,实实在在地惠及全镇的千家万户,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才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锚定发展目标,全力推动全会精神在XX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学习领会精神,关键在于行动和落实。我们要紧紧围绕县委的部署要求,将全会精神具体化、项目化,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奋力谱写XX镇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聚焦产业升级,打造林下经济“新引擎”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我们必须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号工程”,集中力量、集聚资源,推动其尽快形成规模、产生效益。

一要以“规模化”提升效益。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零敲碎打形不成产业。我们规划的3000亩林下食(药)用菌种植项目,是牵动全镇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必须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目前,项目一期70亩基地已经顺利投产,成绩值得肯定。首批种植的约40万菌包中,已采摘的28万包,就创造了约6.7万斤的产量和近300万元的产值。这充分证明了我们选择的产业方向是正确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但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要乘势而上,加快推进项目二期建设。根据报告,二期规划的934亩林地中,已有584亩完成场地平整,菌包生产车间等配套设施也要倒排工期、加快建设,确保早日投产。只有把规模做上去,我们才能有效摊薄成本,稳定供应链,真正实现“不砍树也致富”和“一地双产、高效循环”的宏伟目标。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200万元,年净利润约1600万元,这将为我镇经济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

二要以“品牌化”拓展市场。好产品也要有好名声。我们要借鉴XX地瓜产业的发展经验,从一开始就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XX地瓜从一个地方品种,发展到如今年产值超5.3亿元、带动4000多户农户致富的明星产业,靠的就是标准化种植和品牌化运营。我们要主动对接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专家团队,引进和推广标准化种植规程,严格把控育种、接种、养护到采收的全过程。要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确保我们的产品是绿色、有机、高品质的代名词,为品牌建设筑牢质量根基。同时,要着手策划我们的品牌名称、设计品牌标识、讲述品牌故事,让XX镇的食药用菌不仅能卖上好价钱,更能走出XX县,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三要以“链条化”提升价值。一个产业的生命力,在于其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延伸性。XX地瓜产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接二连三”的发展模式,即在种植(一产)的基础上,发展地瓜干、地瓜粉等精深加工(二产),并融合电商销售、乡村旅游、地瓜餐饮(三产),实现了全产业链的价值提升。这为我们提供了极佳的范本。我们也要提前谋划食用菌的产业链延伸。除了鲜菇销售,要积极探索烘干、制粉、萃取等精深加工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大力发展“种植+加工+电商”新模式,借助当前成熟的电商平台和物流网络,让我们的产品通过网线直达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餐桌。三期规划的食用菌加工厂要抓紧论证,争取早日立项,补齐我们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

(二)深化垦地融合,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XX镇的发展,离不开与周边农垦企业、合作公司的深度融合。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也是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招。我们要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魄力,推动垦地双方从物理空间的“邻里”关系,走向经济发展的“伙伴”关系。

一要强化规划引领与资源整合。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在思想上真正“破冰”。镇里要主动与XX、XX等农垦单位对接,围绕县委确定的“两核一带”发展布局,共同完善好覆盖3.e9万亩用地的长远规划。这片区域涵盖了林下经济、文旅康养和公共配套等多个领域,是未来XX镇发展的核心承载区。我们要通过联合规划,实现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张图”作战,避免各自为战和资源浪费。要把我们镇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同农垦企业的规模化土地资源、规范化管理优势,以及像XX公司这样的专业化市场运营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1+1+1>3”的聚合效应。

二要完善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垦地融合的最终目的,是要带动乡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我们推行的“镇政府+村委会+企业”合作模式,以及“村集体产业扶持资金+土地”入股的方式,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下一步,关键是要把这个机制做实、做细,让利益分配更加公平合理。要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紧密捆绑,让村民的收益渠道多样化。一方面,项目建设和日常生产需要大量用工,一期项目每年就能提供约2万人次的临时岗位,未来整个项目建成,预计可提供近6.8万人次的就业岗位。我们要优先吸纳本地村民,特别是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的务工收入。另一方面,要保障好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租金收益,并通过村集体入股分红,让全体村民都能分享到产业发展的红利。这不仅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更强的财力保障,更能实现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壮大的“双提升”。

(三)坚持民生为本,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发展经济是为了改善民生。在全力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持续投入,补齐短板,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要持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饮水、排污等问题,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有序推进农村公路的升级改造、自然村的道路硬化,完善农村供水保障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让人居环境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

二要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要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办好民生实事。我们计划投资210万元改扩建的敬老院,要加快推进,为特困老人提供更舒适的安养环境。投资82万元建设的XX公墓二期项目,也要保质保量完成,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同时,要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持续发力,让群众享受到更公平、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要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尤其是在项目建设、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绝不能有丝毫麻痹和松懈。要做好社会矛盾的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的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三、强化实干担当,以过硬作风保障全会精神落地见效

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如何去落实。推动XX镇在新征程上开创新局面,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第一,在“学”上要走深走实,筑牢思想根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在座的各位班子成员、各村(社区)书记、各部门负责人,是全镇的“关键少数”,必须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不能满足于会议上的传达,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研读全会公报和相关文件,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不仅自己要学好,还要当好“宣传员”。要带头深入村组、深入企业、深入群众,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全会的精神、把镇里的发展规划讲清楚、说明白,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鼓舞起来,让群众发自内心地认同我们的发展方向,并愿意积极参与进来。

第二,在“干”上要对标对表,狠抓工作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规划,如果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也是空中楼阁。我们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执行体系。会后,各分管领导要牵头,各村、各部门要立即行动,对照今天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特别是林下经济扩规提质、垦地融合项目推进、重点民生实事等工作,迅速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间表。要把任务分解到岗、量化到人,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的工作格局。我们要严格执行“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对工作进展快、成效好的要表扬,对行动迟缓、落实不力的要批评、要问责,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结果。

第三,在“实”上要求真求效,锤炼过硬作风。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树立和践行我们“全心为您办”的服务理念,把办公室“搬到”项目现场去,把会议开到田间地头去。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用地、审批、技术难题,我们要主动上门、现场办公,当好“服务员”。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要第一时间响应,帮助解决。要让“实干”成为XX镇干部的鲜明底色,让“解决问题”成为我们工作的基本导向。只有我们干部的作风硬了,我们发展的底气才能更足。

同志们,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擘画了宏伟蓝图,县委的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发展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只争朝夕的拼劲、锲而不舍的韧劲、真抓实干的作风,奋力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XX镇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加快建设XX自贸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篇章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