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市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攻坚期。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市已于近期全面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事关全市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竞争力。本次汇报旨在系统梳理前期研究基础,明确重大事项谋划方向,凝聚共识、聚焦重点,为编制一部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市情实际、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规划纲要奠定坚实基础。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立足新起点,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的时代方位与使命担当
“十五五”规划是引领我市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新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确保 规划既 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又切合本地发展实际。
(一)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在服务大局中找准自身坐标。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国家关于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需紧密对接国家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扩大内需、绿色转型、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部署,以及深度融入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明晰我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努力争取将我市重大项目和试点示范纳入国家规划盘子。
(二)科学 研 判市情特征,在继承创新中明确主攻方向。 要做好“十四五”规划终期评估,全面总结成就经验,客观分析短板弱项。要准确把握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清我市在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城乡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规划编制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要保持工作连续性,一张蓝图绘到底,又要勇于打破路径依赖,与时俱 进调整 优化发展思路,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科学确定“跳起来够得着”的发展目标。
(三)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因地制宜中彰 显地方 特色。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谋划“十五五”发展,必须牢牢把握这个首要任务。要立足我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如我市可能具备的能源资源、地理区位、生态文化等独特条件,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路径。要避免“千篇一律”,注重体现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例如,有的城市提出建设“能源之城、算力之城、文化之城”,有的则聚焦“生态工业兴市、先进制造强市”,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聚焦关键领域,系统谋划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