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全局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中央纪委全会部署,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有效压实,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明显增强,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和纪律保障。
(三)严明纪律规矩,持之以恒纠治 “四风”。一是 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坚决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不搞两面派,不做 “两面人”。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是 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紧盯 “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严厉整治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等突出问题。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精力用在实处,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是 密切关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隐形变异。针对隐形变异的 “四风”问题,创新监督方式,紧盯公款吃喝、公车私用、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顽瘴痼疾。通过大数据分析、群众举报、随机抽查等方式,织密监督网络,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反弹回潮。
(四)坚持标本兼治,提升廉政风险防控水平。一是 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与防控。结合部门职责和业务特点,全面梳理权力清单,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重要环节的廉政风险进行深入排查,查找风险点。通过组织召开风险评估会、干部职工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精准识别风险隐患。 二是 健全完善权力运行制 约和 监督机制。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制定完善相应的制度规定和防控措施,堵塞制度漏洞。例如,规范审批流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行权力公开运行、推行 “阳光政务”等,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招投标管理制度,防范利益冲突和权力寻租。 三是 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紧盯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物资采购、干部选拔任用等重点领域,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派驻纪检监察组加强日常监督,通过列席会议、查阅资料、走访调研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廉洁高效。
(五)涵养廉洁文化,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一是 丰富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形式。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党性教育、业务培训、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创新宣传载体和形式。例如,组织廉洁主题征文、书画摄影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制作廉政宣传海报、微视频,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廉洁文化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 引导党员干部树立良好家风。倡导 “廉洁齐家”,引导党员干部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通过家风家训分享会、廉洁寄语活动等形式,教育党员干部以良好家风涵养清廉党风政风,筑牢家庭反腐防线。 三是 弘扬清风正气,营造廉荣贪耻的浓厚氛围。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党员干部崇尚廉洁、干事创业。同时,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反面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时刻警醒、引以为戒,自觉抵制各种腐蚀诱惑,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 2026 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打算
(一)突出政治引领,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一是 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密结合当前形势任务,持续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引导党员干部 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指导工作实践的强大动力。 二是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组织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确保政令畅通,步调一致。 三是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倡导 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通过开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营造向上向善、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文化氛围,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压紧压实责任,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一是 健全完善主体责任清单和监督责任清单。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动态调整和细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和监督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责任边界、任务要求和考核标准。强化责任考核和结果运用,对履行责任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激发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担当作为。 二是 深化运用监督执纪 “四种形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对党员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综合运用批评教育、谈话提醒、诫勉谈话等第一种形态, 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对触犯党纪国法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三是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全方位监督。聚焦 “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落实谈心谈话制度,督促其自觉接受监督、正确行使权力。完善派驻监督、巡察监督与日常监督、职能监督的贯通协调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三)驰而不息纠治 “四风”,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一是 聚焦突出问题,靶向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发展效率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着力精简文件会议,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严控过度留痕,切实为基层减负增效,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办实事。 二是 深挖细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紧盯节日节点、婚丧嫁娶等关键时点,持续关注隐形变异的 “四风”问题,严查公车私用、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大操大办等行为。拓宽监督举报渠道,发挥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作用,对顶风违纪行为,一律从严查处、通报曝光,形成强大震慑。 三是 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将纠治 “四风”融入日常监督管理,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以过硬作风保障事业发展。
(四)健全制度机制,提升廉政风险防控质效。一是 完善权力清单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全面梳理和公开部门职权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明晰权力边界、责任链条和运行环节。通过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高效。 二是 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堵塞管理漏洞。针对项目审批、资金管理、物资采购、招投标等重点环节和高风险领域,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 强对 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制度执行不力、存在风险隐患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制度发挥实效。 三是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督效能。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监督平台,对重点业务、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通过科技赋能,提升监督的精准性、时效性和覆盖面,实现监督无死角。
(五)厚植廉洁根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一是 创新廉洁教育载体,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求,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廉洁教育品牌。例如,建设廉政文化走廊、编印廉政教育读本、组织廉洁主题活动等,使廉洁教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二是 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和反面典型警示作用。选树一批清廉典范,用身边可信可学的榜样激励干部职工。同时,加大警示教育力度,用查处的典型案例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从反面教材中汲取教训,知敬畏、明底线,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 三是 推动廉洁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将廉洁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引导党员干部在日常履职中自觉践行廉洁理念,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干部职工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纯正的党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