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怀着无比振奋的心情,同大家一起学习领会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这次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决定》《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这些文件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我们党在新征程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以及我们*地区的发展实际,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作一交流。
一、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四中全会的历史方位与丰富内涵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博大精深,要学深悟透,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
第一,要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贯穿新时代的主旋律。 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清晰地告诉我们,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四个坚持”是改革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全会还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这不仅是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更是实践上的深刻变革,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比如,全会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机构职能的优化协同高效,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这本身就是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是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同时,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这份建议,通篇贯穿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无论是强调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还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亦或是聚焦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都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改革的深化。可以说,改革是解锁“十五五”发展密码、激发中国式现代化澎湃动力的总钥匙。
第二,要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四中全会鲜明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何为高质量发展?它不再是简单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全会精神指引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要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突破,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些都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全会把“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这深刻揭示了在当前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只有将三者紧密结合、一体推进,形成“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挑战,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第三,要深刻认识“统筹发展和安全”是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四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这是一个极具战略远见的重大判断。当前,我们面临的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增多。如果缺乏安全稳定的环境,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全会提出的“统筹”,不是简单的两者并列,而是要在动态中求得平衡,在发展中解决安全问题,以安全保障可持续发展。这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具体而言,就是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筑牢国家安全的坚固屏障。同时,也要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为社会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总而言之,四中全会精神的核心,就是要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心无旁骛地抓好发展,万无一失地守好安全,从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