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和振奋的心情,共同学习领会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这次全会,是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今天借着这个时间,为大家系统梳理、深入解读全会公报的核心要义,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全会的基本情况
根据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胜利举行。会期四天,议程紧凑、内容丰富、意义重大。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68人,候补中央委员147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二十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这个参会人员构成,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广泛代表性。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这是全会精神的灵魂,是我们学习领会的核心。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这既是对过去一年多来中央政治局工作的全面总结,也为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本次全会最重要的议程和最核心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草案)》向全会作了说明。这份《建议》是开启“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会议闭幕后,新华社于2025年10月23日受权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这份《公报》内容详实,全文长达5000余字,是我们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最权威、最直接的文本。
《公报》的结构非常清晰,逻辑严谨。它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成就:总结过去,奠定基础。
2.深刻分析“十五五”时期的发展环境:研判形势,明确方位。
3.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高举旗帜,确立遵循。
4.系统阐述“十五五”时期的主要目标:锚定航向,凝聚共识。
5.全面部署“十五五”时期的十二项重点任务:擘画蓝图,战略布局。
6.最后发出号召: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十五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团结奋斗。
可以说,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全面总结了“十四五”时期的辉煌成就,科学擘画了“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精神
同志们,学习全会精神,重点和核心是学习《公报》。《公报》字字千钧、内涵丰富,是我们把握未来五年发展脉络的“金钥匙”。下面,我将按照《公报》的内在逻辑,为大家进行详细解读。
(一)充分肯定“十四五”辉煌成就,坚定发展信心
《公报》开篇,首先高度评价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公报》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报》对这些成就的评价极高,用了“全方位的、整体性的、全局性的”这样的表述,认为我们取得了“历史性变化”。具体来看,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国力与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公报》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这是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总体判断。
2.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公报》强调,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实现了良好开局。
3.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4.主要指标进展顺利:这是《公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全会给出了明确的评估结论:“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此外,《公报》还提到,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战略任务全面落地。
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这些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攻坚克难中拼出来、干出来的,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底气。
(二)深刻把握指导思想和“六个坚持”原则,确保正确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