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区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区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动员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往经验,分析当前形势,全面安排部署新一年度的医保征缴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迅速行动,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刚才,区医保局、税务局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对今年的政策方案和工作安排作了详细解读和说明,内容具体,要求明确,各单位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统一思想,深刻把握医保征缴工作的战略意义与现实紧迫性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我国国情作出的一项重大惠民制度安排,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宏伟蓝图的基石,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做好参保缴费工作,绝非一项简单的事务性工作,而是一项必须抓实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回顾过去的工作,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我区的医保参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进入2025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我区持续稳定参保覆盖面,2023年全区参保人数达到**人,提升服务质量,医保基金的“大盘”更加稳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的辛勤付出,也为我们做好2026年度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保工作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群众对医疗保障的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压力与挑战: 第一,个人缴费标准逐年调整带来的宣传解释压力。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为了适应医疗费用增长和保障水平提升的需要,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标准每年都会进行动态调整。以2026年度为例,虽然最终文件尚未正式下发,但根据上级精神和周边地区实践预计筹资标准将继续提升。假设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100元,其中个人缴费标准可能从去年的380元上涨至400元左右,而财政补助标准则相应提升至不低于700元。部分群众对个人缴费的“绝对数”增长比较敏感,容易产生观望、抵触情绪,甚至出现“断保”风险。如何将政策的“一本账”算清、讲透,让群众明白财政补助占大头、个人缴费是“小头撬动大头”的保障杠杆,理解参保的价值远超个人缴费的成本,是我们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二,参保结构动态变化带来的精准管理压力。 当前,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随迁老人和儿童的参保状态动态多变。此外,大中专院校学生的参保管理也需要与教育部门紧密衔接。这些都对我们的参保信息核查、数据比对、动态维护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就容易出现“漏保、断保、重复参保”等问题,不仅影响参保率,还会造成财政资金和医保基金的浪费。 第三,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带来的服务优化压力。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线上缴费渠道已成为主流。但与此同时,仍有部分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不熟悉智能设备操作,面临“数字鸿沟”。如何统筹线上与线下,既要提升线上服务的便捷性,又要保障线下服务的可及性和温度,提供银行代扣、柜面缴费、上门服务等多渠道选择,满足不同群体的缴费需求,是对我们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直接考验。 第四,特殊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带来的兜底保障压力。 确保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众100%纳入基本医保范围,是医保制度公平性的核心体现,也是我们必须坚决守住的民生底线。这些群体的识别、资助参保、动态管理等环节,需要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的无缝协同和精准操作,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最需要保障的人失去保障。面对这些挑战,全区上下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深刻认识到做好2026年度参保缴费工作,是巩固全民医保成果的必然要求,是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关键举措,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
二、聚焦关键,精准施策,全力以赴确保年度征缴任务圆满完成
做好2026年度的医保征缴工作,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紧盯关键环节,采取过硬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根据工作部署,今年的集中征缴期为2025年10月17日至12月31日时间紧、任务重。全区总体目标是:确保常住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实现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100%动态清零、应保尽保。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