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材料: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迈向新征程、实现新发展

发言材料: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迈向新征程、实现新发展-文库集
发言材料: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迈向新征程、实现新发展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也是在开启“十五五”规划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蓝图已经绘就,唯有矢志不渝去奋斗;号角已经吹响,更需一往无前去冲锋。作为县域发展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并将其转化为推动*县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谈三点体会。

一、提振“敢为人先”的精气神,准备好以改革创新的锐气迎接新挑战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十五五”时期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引擎。这为我们基层工作打破常规、开拓新局发出了明确的动员令。对于*县而言,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传统产业路径依赖、新旧动能转换不畅、资源要素趋紧等多重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沿用老办法、走老路子,不仅寸步难行,甚至会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将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首先,要敢于在思想观念上“破冰”。 必须彻底摒弃“等、靠、要”的守成心态和“怕、慢、拖”的惰性思维。全会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应对风险挑战。这种信心首先要体现在我们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肩膀上。例如,在推进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中,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规模和产量,而是要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大胆引进智慧农业、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利益联结新模式,真正让科技创新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驱动力,这正是践行全会关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部署的生动体现。

其次,要勇于在体制机制上“闯关”。 改革最大的阻力往往来自内部。全会提出的12项重大任务,每一项都与深化改革息息相关。我们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向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梗阻开刀。比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不能停留在减免几项费用、压缩几个审批时限的层面,而要思考如何通过流程再造,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根本性转变。可以探索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发改、市监、税务等部门资源,为落地*县的新兴产业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全会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部署能够在我们县落地生根。这种敢为人先的锐气,是我们将中央宏伟蓝图转化为地方发展实景的第一步。

再者,要乐于在实践探索中“领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能因循守旧、按部就班,而要主动作为、先行先试。在落实全会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时,我们县不能仅仅满足于跟上整体发展步伐,而要积极打造区域合作的新样板。可以加强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建立跨区域的产业合作园区,通过飞地经济、共建共享等模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同时,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我们县的实力和风采,以实际行动诠释“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涵,为地方发展开辟新路径、创造新机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