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环境局传达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上的讲话

在生态环境局传达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上的讲话-文库集
在生态环境局传达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传达学习、深刻领会把握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对“十五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前瞻性擘画,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局上下必须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上来。下面,我结合初步学习的体会和工作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吃准吃透精神要义,准确理解全会的战略谋划

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首要在于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战略意图。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这既是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历史性部署的赓续深化,也是在新起点上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这一主题抓住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与根本,其深远影响必将在未来发展中持续显现。

将全会精神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逻辑和实践要求。全会提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身就包含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体系的完善与治理效能的提升,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回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曾明确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十三项显著优势之一,并作出了系统部署。此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再度聚焦治理现代化,意味着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要求我们必须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运动式治理,向更加注重法治化、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现代治理模式转变。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的战略谋划,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标定了新的历史方位。“十五五”时期是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国兑现碳达峰承诺、迈向碳中和的关键窗口期。全会公报号召全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其中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而没有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可以预见,“十五五”规划必将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绿色主线,对能源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将设定更具雄心和约束力的目标。这对我区这样一个经济活跃、产业集聚的区域而言,既是巨大的挑战,更是实现发展模式迭代升级的重大机遇。我们必须提前研判、主动布局,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我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行动方案。全会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生态环境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期盼,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此,贯彻全会精神,就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聚焦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改善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