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县“冲刺四季度、确保全年红”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全面总结前三季度的工作成效与不足,动员和部署第四季度的各项重点任务。目的就是要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精神,以决战的姿态、冲刺的速度,向全年目标发起总攻,坚决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年红”,为我县“ XX 建设”的宏伟蓝图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决战决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 XX 建设”战略部署,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
从前三季度的发展态势看,我们的成绩可圈可点,“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动能持续集聚。 一是经济运行稳健有力。 经过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58 . 7 亿元,同比增长 5 . 1 %,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0 . 3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 . 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 .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 . 8 %,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稳定增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我们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三大主导产业集群的发展能级得到新提升。特别是 XX 机械、 XX 材料、 XX 装备等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5 . 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8 . 2 %,发展的“含金量”和“含新量”显著提升。 三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我们始终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来抓,前三季度,全县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38 个,总投资额超过 200 亿元。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如 XX 智能制造产业园、 XX 新能源材料基地等,正在加快建设,为我县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四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更新行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成功创建了一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五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我们坚持把 75 %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 6800 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速跑 赢了经济增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依然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对标全年目标任务,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 标先进 地区的先进经验,我们 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根据刚才会议通报的情况和我们日常的调研掌握,当前至少面临着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一,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传导效应依然明显。 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 力尚未 根本缓解。传导到我县,就表现为部分企业订单减少、利润下滑,市场主体信心有待进一步提振。 第二,产业结构不优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 我县的产业体系中,传统产业占比仍然偏高,新兴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条不够长、不够强,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带动力的“链主”型企业,产业转型的阵痛期还没有完全过去。 第三,投资增长的后劲依然不足。 虽然我们引进了一批项目,但储备库中能够支撑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够多。同时,民间投资的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部分已签约项目落地转化慢、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问题仍然存在。第四,要素制约的瓶颈依然趋紧。随着发展的深入,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硬性约束越来越紧,项目落地难、用地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存量”中求“增量”,在“约束”中求“发展”,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 第五,财政收支的矛盾依然尖锐。 一方面,受减税降 费政策 和经济形势影响,我们的财政增收基础还不稳固;另一方面,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三保”支出、偿还债务本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等刚性支出持续增加,财政运行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第六,部分干部的作风能力依然有待提升。少数干部存在“等、靠、要”思想, 缺乏攻坚 克难的锐气和“钉钉子”的精神,工作标准不高、效率不快、落实不力,“ 慵 、懒、散、浮”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
这些问题,既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也是我们工作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焦点。第四季度是全年工作的收官季,是决定“全年红”的关键期,更是为明年工作起好步、开好局的蓄力期。全县上下必须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以“人 一 之、我十之”的拼搏精神,锁定目标、精准发力,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奋力冲刺,坚决打赢这场收官之战。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掀起决战决胜的攻坚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