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 生活中有些得是不能得的,有些失是不应失的;如果得到了不应该得到的,就会失去不应该失去的。“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得得失失,失失得得考验着人生,也丰富着人生,我们何不把它视为人生价值的一种体味呢? (中国纪检监察报《为官须懂得与失》)
【典故】 出自《道德经》,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释义】 意思是,致力于养德的人,更为接近高尚之德。
【赏析】 以德为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治国理政、选贤任能的宝贵经验。周公力主“惟听用德”,孔子强调“为政以德”,司马光则提出“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 在浩瀚的典章古籍里,对立德修身的论述汗牛充栋,“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亲贤臣,远小人”,等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大力弘扬者,历来高度重视任人唯贤,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即“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如何把干部选拔出来?对此,他指出:“在这个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自此,任人唯贤作为党的干部路线被确定下来。“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组织要传承“任人唯贤”的优良作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营养,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让任人唯贤、 见贤思齐蔚然成风,在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中,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生动局面。
【用法】 主要适用于组织工作类、选人用人类讲话,侧重强调用人导向,教育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把好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