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这次专题党课。这既是我行“廉洁文化宣传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次触及思想、深入灵魂的政治学习和党性淬炼。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筑牢廉洁思想根基永葆支农初心本色》。目的就是要和大家一起,重温初心使命,共话廉洁自律,进一步明确我们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从业者的责任与担当,确保我行始终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三农”发展的正确航道上行稳致远。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了反腐败斗争的新篇章。经过不懈努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依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对于我们金融系统,特别是承担着国家赋予的重大支农使命的农业发展银行而言,廉洁从业不仅是个人品德的操守,更是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重大政治问题。
(一)廉洁从业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根本政治要求。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我们农发行的每一笔资金,都承载着党中央的殷切期望,关系着国计民生。如果我们队伍中出现任何廉洁问题,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蚁穴”,都可能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损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因此,坚守廉洁底线,就是最直接、最现实地践行“两个维护”。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廉洁从业的极端重要性,将廉洁自律作为一种政治信念、一种工作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二)廉洁从业是履行政策性银行职责使命的坚实基础。 我行的定位是“执行国家意志、服务‘三农’发展、实施逆周期调节”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我们的资金来源是国家信用,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广袤的农村和亿万农民。这种特殊的定位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性质是神圣的,我们的责任是重大的。如果我们在资金投放、项目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出现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搞权力寻租、利益输送,不仅会造成国家信贷资金的巨大损失,更会严重偏离支农报国的初心,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据统计,截至2025年三季度,全国政策性银行投放的涉农贷款余额已突破15万亿元,每一分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我们*县支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今年以来累计投放各类贷款*亿元,支持了全县*个重点农业项目和*家龙头企业。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支廉洁高效、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可以说,廉洁是农发行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是确保支农资金精准滴灌、发挥最大效用的根本保障。
(三)廉洁从业是应对复杂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领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金融领域的腐败问题往往与金融风险相互交织、互为因果。一些金融领域的腐败案件,往往是从一顿饭、一份礼品开始,逐步演变为内外勾结、非法牟利的重大经济犯罪,最终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近年来,金融反腐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一批金融“内鬼”和“大鳄”被严肃查处,教训极其深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法规文件,为我们划定了红线、明确了底线。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金融领域的廉洁风险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传染性和危害性。一个环节的失守,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把廉洁风险防控摆在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二、全面审视当前金融领域的风险挑战,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正视问题、直面挑战。当前,金融领域的廉洁风险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需要我们高度警惕、严加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