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过往立足当下深刻把握文明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就与现实要求
自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以来,全市上下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城市面貌、治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养都取得了显著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们站在新起点上深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城市品质在持续建设中实现系统性跃升。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文明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近三年来,累计完成超过200公里市政道路的升级改造,打通了多条“断头路”,城市交通微循环更加顺畅。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健全,新建和改建了一批标准化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和街心公园,有效补齐了民生短板,群众对卫生状况的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通过实施严格的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三年稳步提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5%,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积极变化,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治理能力在数字赋能中得到革命性重塑。 顺应城市发展新趋势,我们大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以智慧治理赋能文明城市建设。目前,以“*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城市大脑”已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行。该平台整合了全市公安、交通、城管、应急等三十余个部门的数据资源,构建了覆盖城市运行主要领域的动态感知网络,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统管”。在城市管理方面,数字化城管系统将城市划分为数千个网格单元,通过视频智能识别和网格员主动上报,问题发现率和处置效率分别提升了50%和35%,有效解决了过去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发现难、处置慢”等问题。在公共服务方面,“一网通办”平台不断优化,98%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办理,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也为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三)市民素质在价值引领中获得整体性提高。 文明的城市,离不开文明的市民。我们始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广泛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市民的家国情怀和文明意识普遍增强。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突破25万,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先进典型不断涌现,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一大批“*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他们的事迹广为传颂,引领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同时,通过持续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等专项行动,市民的文明行为习惯正在养成,社会风气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