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社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市社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奋力开创*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刚才,*同志传达了中央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区、*县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各有特色、各有亮点,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社会工作的重大意义
社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群众福祉、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社会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实践路径,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第一,加强社会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根本立场是人民立场。从帮扶困难群众、服务“一老一小”,到参与基层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再到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工作的每一项内容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迫切需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提供更加精准、更加精细、更加温暖的服务,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加强社会工作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会工作植根基层、贴近群众,是连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类社会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对社会治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必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风险预警、矛盾调处、心理疏导、关系调适等方面的专业作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和谐创建在基层。近年来,我市在社区网格化管理、特殊人群服务、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社会工作者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证明了这支队伍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可或缺的“减压阀”和“润滑剂”。
第三,加强社会工作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战略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社会工作通过专业的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组织群众有序参与社会事务,能够有效地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社会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就是要确保社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筑牢党在基层的执政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