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破坏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XX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和全省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议的部署要求,对我市前一阶段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旁观者,全是责任人;没有局外事,皆是分内责。全市上下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行动举措,坚决打赢这场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持久战。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并将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到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优化营商环境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XX市作为XX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样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挑战。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强磁场”。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只有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才能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使XX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第二,优化营商环境是增进人民福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营商环境的“优”与“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与“死”,影响着就业的“增”与“减”,最终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催生更多的市场主体,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供更丰富的商品和服务,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反之,如果市场壁垒重重、审批流程繁琐、执法行为不公,不仅会挫伤企业家的投资热情,更会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民心工程来抓,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招。营商环境是政府治理能力的一面镜子。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政府自我革命。它要求我们必须刀刃向内,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审批”向“监管”转变,从“被动”向“主动”转变。通过流程再造、数字赋能、制度创新,倒逼政府部门提升行政效能、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法治观念,这本身就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和系统提升。
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绝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松懈,绝不能有任何的敷衍应付,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韧劲,将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正视成绩与不足,准确把握专项整治的现实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