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内重在放权赋能,做优环境,激活资源,形成“叠加效应”;对外重在打开大门,扩大开放,引入资源,形成“鲶鱼效应”。
2.干部要当“施工队长”,不能只做“统计员”;企业要成“创新先锋”,不能甘为“跟随者”。
3.让“主动靠前、高效精准”成为服务标准,让“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成为工作常态。
4.以更公平开放的政策环境吸引好的投资,以更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服务好的项目。
5.哪里环境好,哪里就是要素的聚集地;哪里环境差,哪里就是发展的“盐碱地”。
6.“减”就是要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优”就是要优手段、优流程、优服务。
7.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心头大事”,每一个“诉求”都视为“分内责任”。
8.形成于细微小事、枝末小节的锻造,形成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磨砺。
9.以“用户思维”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以“系统观念”统筹优化政策供给。
10.“要素红利”向“创新红利”转变,“政策红利”向“制度红利”转变。
11.营商环境差一等,发展就慢一步;干部作风退一格,工作就弱一档。
12.既需要“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更需要“真心实意”的周到服务。
13.服务保障不降标准、不打折扣,落实工作不做选择、不搞变通。
14.增强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提升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15.营商环境优劣决定发展的速度,营商环境成色决定发展的成效。
16.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强磁场”,系统构筑招商引资“新高地”。
18.平日里无事不扰、不刷存在,需要时无处不在、有求快应。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