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值此中秋佳节与国庆盛典圆满落幕之际,我们迎来了节后首个工作日。首先,向全体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和良好的祝愿!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坚守岗位、担当作为,在服务群众、保障运行、推动发展中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今天,我们重新整装出发,站在新的起点上,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迅速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本职工作中来,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节后收心归位的重要意义
节日期间,万家灯火,其乐融融,是家国情怀最生动的体现。而节后第一天回归工作岗位,不仅是时间的延续,更是责任的重启。我们所处的行业领域,既是民生保障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运行的重要支撑,容不得丝毫懈怠。越是节庆之后,越要警醒“松劲”“歇脚”的苗头,越要坚决克服“人到岗心未到”的现象。必须清醒认识到,节后的第一天,不是简单的“上班打卡”,而是作风建设的“第一课”、工作节奏的“启动键”、精神状态的“风向标”。
一是要迅速从“节日模式”切换到“战斗状态”。节日期间,部分岗位实行轮班值守,确保了公共安全与基本运转,但更多人员仍处于休息调整期。面对节后密集的工作安排、紧迫的任务节点,必须立即进入角色,做到思想不散、纪律不松、标准不降。二是要自觉把个人工作融入大局之中。每一名干部都是全局运转链条上的关键一环,一个岗位的滞后,可能影响整体效率。只有人人尽责、事事落实,才能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三是要强化“开局即决战”的意识。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攻坚期。我们必须以开局就是冲刺的决心,把节后第一天当作全年工作的“第一棒”,跑出加速度、展现新气象。
(一)要严明纪律规矩,筑牢思想防线。节后第一天,各科室要组织一次小范围的收心教育,重点强调工作纪律、考勤制度和值班要求,重申严禁“慵懒散拖”行为。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杜绝无故缺岗、迟到早退。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醒、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二)要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执行效能。结合节前调研和群众反馈,梳理节日期间暴露出的服务短板,如信息传递不畅、响应机制滞后等问题,及时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快速反应机制。特别是涉及民生保障、应急响应等重点领域的业务,必须做到“接诉即办、限时反馈、闭环管理”。
(三)要激发内生动力,营造实干氛围。通过典型引领、正向激励等方式,树立一批节后迅速投入工作的先进榜样,讲好“我为岗位添光彩”的身边故事,让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成为普遍共识。
二、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推动重点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