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推进会讲话

今天召开的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有关情况的通报客观反映了当前工作的进展与不足,几个县区和单位的发言各有侧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会前,大家还实地调研了市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和*社区,对基层治理的实践有了更直观地感受。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基层,最有力和最扎实的工作在基层,最终的成效也体现在基层。市委决定将今年作为“基层高效能治理深化年”,就是要树立一个鲜明导向:全市工作的重心必须下移,资源必须下沉,保障必须下倾。必须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党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将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同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等重要指示贯通起来,持续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以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保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与挑战,深刻把握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战略定位

过去一个时期,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将加强基层治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来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治理体系不断健全,责任链条不断压实,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显著增强,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时代新征程的更高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市基层治理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例如,部分地区的党建引领作用虚化弱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够突出;治理手段相对传统,运用法治思维、科技手段破解难题的能力有待提升;资源整合力度不足,“九龙治水”但合力不强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基层干部能力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存在本领恐慌。这些问题,既是挑战,也是下一步工作的发力点。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矛盾的突出期,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越是在这样的时期,越要凸显基层治理的“压舱石”作用。只有把基层这块阵地守好建强,把千家万户的工作做实做细,才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筑牢安全发展的底线。全市上下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二、聚焦固本强基,系统构筑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五基四化”新格局

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必须有科学的理念和系统的抓手。市委提出的“五基四化”工作体系,是立足我市实际、遵循治理规律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牢牢夯实的根基。

所谓“五基”,就是指基层治理的五大基础性支撑:夯实基层组织这个“主心骨”,确保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夯实基础工作这个“基本盘”,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信息准;夯实基本制度这个“动力源”,推动治理工作规范化、长效化运行;夯实基本能力这个“硬支撑”,锻造一支懂治理、善治理的过硬队伍;夯实基本保障这个“生命线”,确保基层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阵地服务。

所谓“四化”,就是指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四大路径:推动治理体系网格化,将党的领导、政务服务、社会管理、安全监管等各类事项全部纳入“一张网”,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管”;推动指挥调度扁平化,依托信息化平台,构建市、县、乡、村(社区)高效联动、指令直达的指挥体系,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响应速度;推动服务管理精准化,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群众需求和风险点,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与管理;推动风险防控智能化,集成各类感知设备和数据资源,实现对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公共卫生等领域风险的智能预警、自动派发、闭环处置。

“五基”是体,“四化”是用;“五基”是根基,“四化”是方法。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深刻理解其内在逻辑,一体推进、同步落实。要以标准化建设为牵引,全面建强街道社区、乡镇村组、机关单位、“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特别是要像*社区那样,优化党组织架构,将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楼栋里,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要持续深化改革,推动编制、人员、资金等资源向基层倾斜,探索乡镇(街道)履职清单化管理,依法赋予基层更大的管理服务权限。要加快数字治理建设,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整合数据平台,为“四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要大规模开展基层干部能力培训,特别是提升网格员的专业技能和信息化办公水平,使其真正成为政策宣传员、信息采集员、矛盾调解员和便民服务员。

三、聚力攻坚克难,扎实开展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七大专项行动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构筑“五基四化”新格局,最终要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来检验。根据市委总体部署,当前要集中力量,打好七场攻坚战。

第一,深入开展信访矛盾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在于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践行“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的“四下基层”工作法。当前,我市部分地区矛盾纠纷化解率已达到98%以上,有的甚至接近100%这充分证明了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的有效性。下一步,要将工作重心从“化解”向“预防”前移。要健全“网格发现、村社吹哨、乡街响应、部门报到”的闭环处置机制,确保问题发现在早、化解在小。要建强用好县、乡、村三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整合法院、公安、司法、信访等各方力量,推行“警调对接”“诉调对接”,实现群众解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下沉接访、包案化解,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第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攻坚专项行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懈。今年以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截至8月底,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实现“双下降”,分别下降31.5%和29.5%。全市通过多轮次排查,发现并整改了超过10万个安全隐患,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98.6%。成绩值得肯定,但形势依然严峻。*区不久前因私自改装燃气管道引发的爆炸事故,教训极其深刻,暴露出一些领域安全监管仍有盲区。必须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把责任压实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岗位、每个环节。要聚焦危化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燃气等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治。要特别关注“散乱污”企业和“九小场所”,通过部门联合执法、网格化巡查等方式,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要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敢于较真碰硬,对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依法实施“一案双罚”,并定期公布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

第三,深入开展生态环保攻坚专项行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融入基层治理体系。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超过8%,优良天数显著增加,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基层工作者的努力。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阻击战即将打响,任务艰巨。要充分发挥网格员的“前哨”作用,将扬尘管控、散煤燃烧、秸秆禁烧、污水偷排等监管责任落实到网格,实现环境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技术改造,鼓励社区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要加快推进一批生态环保重点项目,如重点流域人工湿地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等,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第四,深入开展文旅综合环境优化专项行动。文旅产业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极具潜力的消费增长点。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37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8%和15.53%,实现了“开门红”。市场越是火爆,越要加强管理和服务。要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深度挖掘我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更多类似“老街区新玩法”的沉浸式、体验式文旅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品质化的需求。要以铁的手腕规范文旅市场秩序,持续保持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去年以来,全市文旅市场监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超过12万人次,立案查处900余件,起到了有力的净化作用。要健全旅游投诉快速处理和联合执法机制,确保游客的合理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和解决。要筑牢文旅安全底线,加强对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文博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检查,完善应急预案,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游得安心、玩得舒心。

第五,深入开展乡村善治专项行动。乡村治,则百姓安,国家稳。要以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建设,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特别要强调的是,必须全面加强村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这是当前乡村治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容易滋生腐败和引发干群矛盾的关键点。各县区、乡镇要担起主体责任,指导所有行政村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和公开机制,推广使用信息化监管平台,确保每一笔资金的流向、每一项资产的变动、每一份资源的处置都公开透明、有据可查。要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从制度上铲除“微腐败”的土壤,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第六,深入开展城市治理提升专项行动。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要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体系,统筹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多方力量,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要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垃圾分类等工作。要坚持“留改拆”并举,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既要改善城市面貌和功能,也要注重保护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更富底蕴。

第七,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专项行动。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弹好钢琴。要坚决筑牢校园安全屏障,压实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责任,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和欺凌事件发生。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要用心用情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精准识别、动态监测困难群众,确保各项社会救助、保障、福利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抓好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持久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持续夯实“五基”,坚定落实“四化”,不断提升能力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开创我市基层治理工作新局面,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