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区年轻干部思想交流会,主要目的就是围绕“转作风”这一核心议题,与大家进行一次深入的思想碰撞和工作交流。看到这么多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年轻面孔,我深感欣慰,也对新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年轻干部是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你们的思想状态、工作作风和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成色。在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的关键时期,组织这次会议,就是要为大家加油鼓劲、校准航向,激励大家在新的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要有思想更要有觉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筑牢信念之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觉悟是党性的体现。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也容易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迷失方向。因此,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念根基,是成长成才的第一粒扣子。
首先,要持续加强理论武装,解决“为何干”的动力问题。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我们强调作风转变,其根本源于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领悟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大家要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改进作风必须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内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新区党委始终将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周四大学堂”等多种形式,为大家创造学习条件。大家要珍惜机会,主动学、深入学,不能把理论学习当成软任务,满足于一知半解。要通过学习,深刻理解我们党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从而在内心深处建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思想防线。
其次,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解决“怎么干”的能力问题。 新时代对干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区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项目为王”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大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这就要求我们的年轻干部不能只懂宏观的理论,更要成为懂经济、懂规划、懂管理、懂法律的行家里手。要涵养“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主动投身于实践的熔炉中去淬炼真金。要积极响应新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号召,主动学习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工具提升工作效能。我们看到,一些地区的数字化学习教育平台用户覆盖率和活跃度非常高,例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用户覆盖了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某些市级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注册用户超过百万。我们新区也要加快建设类似的数字化干部学习平台,为大家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学习渠道,希望大家能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成为善用现代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新区推行的“项目首席负责制”就是一个极好的锻炼平台,它要求年轻干部直面招商引资、征地拆迁、企业帮办等一线工作的复杂局面,这正是大家提升实践能力的“练兵场”。
最后,要始终涵养为民情怀,解决“为谁干”的立场问题。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风好不好,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年轻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表情包”当作工作的“晴雨表”。要学习我们队伍里那些扎根基层的先进典型,有的同志经过一年的基层锻炼,更加坚定了服务群众的决心。这说明,只有真正走到群众中去,才能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新区开展的“开门教育群众点题作风整治”活动,梳理出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老旧小区停车难、充电桩不足、雨污管网不畅等。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就是转变作风最生动的实践。大家要主动下沉一线,多到项目现场、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去,听真话、察实情,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在服务群众中找到自身价值,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要有活力更要有定力,在攻坚克难的磨砺中练就过硬本领
年轻干部最大的优势在于充满活力、富有激情,这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宝贵财富。但同时,面对困难和挫折,也需要非凡的定力,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韧劲。
一是要有“向前一步”的闯劲,摒弃“躺平”思想。 当前,新区发展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等不起、慢不得。年轻干部要自觉摒弃“佛系”“躺平”等消极思想,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在工作中要养成“向前一步”的习惯,不推诿、不懈怠,主动思考“我还能多做点什么”。我们欣喜地看到,新区通过实施年轻干部领办重点项目等机制,已经涌现出一批敢于挑大梁、能打硬仗的优秀代表。据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以来,全区有超过300名年轻干部通过个人申领或组织交办的方式,领办了各类重点项目260余个,内容涵盖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项目完成率超过90%。这些项目不仅推动了工作,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干部。希望大家都能向他们学习,在任务面前不讲条件,在困难面前不找借口,把组织的信任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二是要有“多想一层”的钻劲,力求精益求精。 细节决定成败。同样一件工作,思考的深度不同,效果就千差万别。年轻干部不能满足于“做了”,更要追求“做好”“做优”。要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经手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推敲、反复琢磨。比如,在谋划一个项目时,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建设任务,还要“多想一层”,考虑到项目未来的运营模式、社会效益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在起草一份文件时,不能只满足于文字通顺,还要“多想一层”,思考政策的可行性、群众的接受度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是在实践中磨练出来的。新区的一些年轻干部在“项目首席负责制”优秀案例展示中,就分享了他们如何在项目推进中反复论证、优化方案,最终取得超预期成效的宝贵经验。这种钻研精神,值得每一位同志学习。
三是要有“沉得住气”的韧劲,坚持长期主义。 事业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个人的成长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年轻干部要戒除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学会“沉得住气”。面对复杂棘手的问题,要冷静分析、沉着应对,不因一时受挫而心灰意冷。面对诱惑和干扰,要保持清醒头脑,稳得住心神。要树立长期主义的理念,甘于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基础打牢。要将在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和处理复杂矛盾的经历,看作是组织给予的宝贵财富。我们有的单位选派年轻干部到信访维稳、项目征迁等“吃劲”岗位挂职锻炼,目的就是让大家在风雨中壮筋骨、长才干。只有经历了足够的磨砺,才能真正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
三、要有抱负更要有修为,在自我革命的淬炼中永葆清廉本色
志存高远方能行稳致远。年轻干部有抱负、有理想是好事,但远大的抱负必须建立在严于律己、品德高尚的修为之上。否则,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第一,要修好党性,把稳人生“方向盘”。 锤炼党性是共产党人的终身课题,是年轻干部的必修课。要时常用党章党规党纪这面镜子来检视自己,看看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党员标准,是否守住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要积极参加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净化思想、修正错误。要注重从革命先辈和时代楷模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学习他们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要深刻吸取反面典型的教训。新区纪委定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组织学习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例警示录就是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大家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希望大家把每一次警示教育都当作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第二,要修好品行,守住纪律“高压线”。 小节不守,大节必失。作风问题往往是从小事小节上打开缺口的。年轻干部一定要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抵制“四风”问题,特别是要警惕那些披着人情往来外衣的“围猎”。要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新区党委对作风问题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成立督察组进行明察暗访,对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严查快办,目的就是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大家要深刻认识到,组织的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必须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落实于行,确保自己的人生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行。
第三,要修好心态,涵养豁达“大格局”。 走上领导岗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担当,也可能面临更多的评价和议论。年轻干部要培养健康平和的心态,正确看待进退留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多想想如何为新区发展添砖加瓦,少计较个人得失。要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把组织的培养、群众的信任作为最大的荣誉。要学会团结同志,尊重他人,在合作共事中提升自己。新区的发展需要一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部队伍。希望大家都能以开阔的胸襟、豁达的气度,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回报组织和人民的期望。
同志们,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你们是新区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力量,新区的未来寄托在你们身上。希望大家以此次思想交流会为新的起点,牢记嘱托、不负韶华,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过硬的本领,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青春的崭新篇章,为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