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公司《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发言

国企公司《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发言-文库集
国企公司《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发言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开辟新境界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学习第五卷不仅是理论上的自觉,更是实践上的必修。唯有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才能把国企改革发展与国家战略、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起来,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深刻 领悟党 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在学深悟透中夯实思想根基

学习第五卷,最重要的是要真正读懂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理论创新,把其中的政治高度、思想深度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行动自觉。

第一,要在理论学习中把握“根本大义”。 第五卷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系统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这一根本问题。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于国企而言,这不仅是国家的蓝图,更是企业的使命:如何在超大规模市场中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如何通过创新驱动促进共同富裕,如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绿色低碳要求,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践课题。学深悟透,关键在于把理论要义转化为国企履职尽责的清晰路径。

第二,要在结合实际中校准“战略航向”。 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这一定位,决定了国企的学习绝不能停留在“读书笔记”,而要落实到战略谋划与治理实践中。比如,在自主创新上,我们是否真正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在产业 链安全 上,我们是否敢于在关键环节扛起责任?在绿色发展上,我们是否把 节能降碳融入 全链条?这些都需要我们用理论武装来审视工作,用理论指引来校准方向。国企的学习成效,不是体现在口头表态,而是体现在生产一线的技术突破、在重点项目的攻坚克难、在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中。

第三,要在常学常新中形成“思想定力” 。第五卷特别强调“两个结合”,这是党百余年奋斗的思想密码和实践法宝。国企要善于把“两个结合”贯穿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用党的创新理论塑造干部职工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一方面,要让干部员工深刻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要坚持国企姓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把“工匠精神”“诚信为本”等文化基因融入企业管理,让党建文化和企业文化同向发力。只有这样,国企才能在市场风浪中站得稳、行得远。

第四,要在以学促干中展现“实践成效”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学习的落脚点在于落实。我们要把学习第五卷同推动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结合起来,同落实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同职工成长进步、提升幸福感获得 感结合 起来。比如,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上,要真正下功夫打造原创性技术优势;在国际竞争中,要勇于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把开放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服务民生中,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承担社会责任,把企业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群众。

学习第五卷,既要有理论的“高屋建瓴”,更要有实践的“落地生根”;既要读懂书中的大道理,更要把握企业里的小逻辑。唯有如此,才能把理论学习真正转化为国企改革发展的思想源泉、精神力量和行动指南。

二、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在对 标落实 中展现国企担当

党的 二十 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这一重大论断,既是全党全国的共同任务,也是国有企业必须自觉肩负的战略责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