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省相关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我市集中整治工作的进展与成效,精准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扎实成效。
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更是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自集中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意识显著增强,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持续加大,职能部门监管合力初步形成,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批啃食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受到严肃查处。通过这些努力,我们不仅净化了基层政治生态,也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肯定与支持。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问题依然存在,挑战不容忽视。对照全省推进会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差距和短板。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认识的“温差”依然存在。少数单位和干部对集中整治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与己无关”的旁观心态,或是“歇歇脚、松口气”的懈怠思想,压力传导层层递减,责任落实上热下冷。二是案件查办的“力度”仍需加大。一些领域的问题线索挖掘不深、查办不力,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发现和打击能力有待提高,不敢腐的震慑力在某些角落尚未完全形成。三是系统治理的“深度”有待拓展。就案办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依然存在,未能从根本上深挖问题背后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短板,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四是部门协同的“广度”需要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还存在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未能完全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监督合力有待进一步凝聚。这些问题,是我们下一步工作中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硬骨头”。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深化集中整治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决不能有丝毫松劲懈怠。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以坚定的斗争精神推动集中整治走向纵深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深化集中整治,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找准症结、靶向施策,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压实责任链条,凝聚“一盘棋”的强大合力。深化集中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纪检监察机关一家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的“大合唱”。我们要进一步健全责任体系,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首先,党委(党组)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关键问题,将集中整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考核内容,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其次,纪委监委要履行好监督专责。要聚焦主责主业,把查办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要严肃查处案件,形成强大震慑,又要加强对同级党委和下级党组织的监督,督促其履行好主体责任,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力者严肃问责。再者,各职能部门要担负起监管职责。教育、医疗、住建、农业农村、民政等重点领域的行业主管部门,是防范和纠治本行业不正之风的第一道防线。必须坚决摒弃“看客”心态,主动认领任务,深入开展本系统、本领域的自查自纠和专项治理,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切实扎紧制度的笼子。
(二)保持高压态势,打好“歼灭战”的凌厉攻势。严惩是最好的预防,震慑是最有力的教育。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必须始终保持利剑高悬、重拳出击的高压态势。一要狠抓案件查办这个核心。要进一步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要优先处置、快查快办,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要紧盯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那些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二要深挖彻查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一些腐败行为穿上了“隐身衣”、玩起了“障眼法”。我们要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重点关注那些利用政策漏洞、信息不对称、程序空子实施的利益输送行为,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三要坚持以案促教、以案为鉴。要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定期通报曝光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三)贯通系统治理,下好“长久立”的治本之策。查办案件是“治标”,解决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才是“治本”。我们必须坚持把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起来,推动标本兼治、常治长效。一要以“5+3”大突破行动为总抓手,推动发展与反腐同频共振。开展集中整治,不是要影响发展,而是要为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保驾护航。“5+3”大突破行动是我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路径,涵盖了工业经济、乡村振兴、城市能级、作风建设等关键领域。我们必须把集中整治深度融入到这项行动中去。在推进乡村振兴项目时,要同步跟进监督,确保惠民资金一分不差地落到实处;在提升城市能级时,要严查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在优化营商环境时,要坚决整治窗口单位的“中梗阻”和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特别是其中的“作风建设大突破行动”,本身就是集中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作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试金石”。二要以科技赋能为新引擎,提升监督治理现代化水平。传统的监督方式存在覆盖面窄、效率不高等问题。我们必须向科技要生产力、向数据要监督力。一方面,要深化“监督一张网”平台的推广应用。根据前期经验,这个平台已经覆盖全市各级各类监督主体,接入单位达到75家,在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推动平台向基层和群众身边进一步延伸,探索“大网套小网”的工作模式,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跟踪督办的重点,真正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监督就覆盖到哪里。另一方面,要推进“机器管+”机制向民生领域深度拓展。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深化“机器管招投标”、“机器管三资”等应用场景。比如,在民生资金监管领域,可以通过整合民政、财政、人社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建立人员信息库和资金信息库,设定预警规则,通过大数据自动比对碰撞,一旦发现诸如公职人员违规领取补贴、死亡人员继续享受低保等异常情况,系统便能自动预警,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让腐败行为无处遁形。
(四)坚守为民初心,实现“惠民生”的最终目标。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集中整治的成效好不好,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一要找准民生实事的“小切口”。要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入手,比如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义务教育学位保障、就医“一卡通”等,通过解决这些群众的身边事,让群众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二要坚持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在推进民生工程和惠民政策时,不仅要监督资金的使用安全,更要监督项目的质量和政策的落实效果。要防止出现“面子工程”“半拉子工程”,确保每一项民生实事都能真正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三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和评判机制。要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鼓励群众通过“监督一点通”等平台,对我们的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同时,要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将调查结果作为衡量集中整治成效的重要标准,对群众不满意的要坚决“回炉”“补课”,直到群众满意为止。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强化组织,狠抓落实,以过硬的作风保障集中整治取得实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蓝图,如果不能落地,也只是空中楼阁。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把各项工作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市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日常调度和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强化督查考核。要将集中整治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目标化、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的推进机制。要通过明察暗访、专项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约谈提醒、通报批评,对问题严重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三是要锤炼过硬队伍。纪检监察干部是这场斗争的“主力军”,必须带头讲政治、守纪律、敢斗争、善作为。要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努力锻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纪检监察铁军,为深化集中整治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同志们,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坚决打赢这场正风肃纪反腐的攻坚战、持久战,为奋力谱写XX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