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为我们抓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市民政局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推动党建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不仅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政治要求,更是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履行好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保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建工作和民政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着力探索具有民政特色的深度融合路径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推动党建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的极端重要性
(一)这是践行民政政治属性的本质要求。 民政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民政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社会救助体现党的为民宗旨,养老服务关系共同富裕目标,儿童福利关乎民族未来,社区治理夯实执政根基,每一项工作都承载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盼。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就是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民政事业的发展优势,确保党中央关于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民政系统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民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真正成为党和政府温暖民心、凝聚民心的桥梁纽带。只有深度融合,才能在思想上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目标上锚定“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的核心任务,在举措上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精准发力,在成效上彰显党领导下民政事业的温度与效能。
(二)这是破解民政发展难题的关键路径。 当前,民政事业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艰巨,人口老龄化加剧对养老服务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待提升,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需要更精细精准。党建业务“两张皮”现象,是制约我们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深度融合,就是要运用党建思维和方法,破解民政业务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通过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组织功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干劲,将党的组织力转化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力,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各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各项服务措施温暖人心。
(三)这是履行党章党规赋予职责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要“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对于市民政局而言,“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核心就是履行好民政“三基”职责,服务好全市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机关党支部“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开展工作”。“服务中心”就是服务民政中心工作、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建设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有温度的民政铁军。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正是将党章党规要求落到民政实处的具体行动,是实现“团结组织群众”与“完成任务”有机统一的根本途径。
(四)这是提升民政工作效能的务实之举。 民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党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重在强思想、聚人心、提能力;业务工作是做“事”的工作,重在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深度融合,就是要克服“党建是务虚、业务是务实”的片面认识,将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培养、纪律作风锤炼贯穿于社会救助审核、养老机构管理、儿童福利保障、社区服务优化、社会组织监管等具体业务环节之中,实现“强队伍”与“优服务”同频共振,以党员干部思想境界和业务能力的“双提升”,推动民政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的“双提高”。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市民政局党建业务融合的短板弱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