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关于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的部署要求,2025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将“三化”建设作为全年工作主线,紧密围绕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深化纪法教育培训等核心任务,精心组织、系统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为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聚焦主责主业,在提升办案质效上实现新突破
案件查办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核心职能,是正风肃纪反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原则,以制度规范为基石,以流程优化为抓手,以效果彰显为目标,推动案件查办工作在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上行稳致远。
(一)优化流程,筑牢规范化办案“生命线”。 为确保每一个办案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审查调查工作流程。年初,我们组织业务骨干力量,对标对表党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法规制度,结合本地实际,修订完善了《*市纪委监委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实施细则》《*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措施使用规范》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新制度突出全流程管控,从线索受理、初步核实、立案审查到案件审理、处分执行,明确了35个关键节点的具体操作规程和时限要求,为审查调查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我们还将政治标准和纪法标准贯穿始终,要求办案人员在查清违纪违法事实的同时,必须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政治根源和政治危害,确保案件办理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严格评查,用好案件质量“指挥棒”。 为破解案件质量参差不齐的难题,市纪委监委建立并固化了常态化案件质量评查机制。该机制融合了日常抽查、季度普查与重点专查三种模式。日常抽查由案件监督管理室牵头,每月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办结案件进行程序性和实体性检查;季度普查则由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各业务部门交叉互评,进行全面“体检”;重点专查则针对金融、国企、工程建设等腐败易发多发领域,组织专项评查组进行深度“解剖”。截至2025年9月,全市共对280余件已办结案件开展质量评查,发现并指出证据链不完整、定性不精准、文书制作不规范等5大类、120余个具体问题。我们对评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台账式督办”,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书面反馈给承办部门,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并由案管室逐项跟踪问效,确保问题整改“清仓见底”,真正让案件质量评查成为提升办案水平的有力“指挥棒”。
(三)标本兼治,做深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查办案件不是终点,而是实现长效治理的起点。市纪委监委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案件查办的治本功能。我们严格执行“一案一剖析”“一案一建议”“一案一警示”制度。对于查结的每一起重大典型案件,都由办案组深入剖析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制度漏洞和监管短板,形成高质量的案件剖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向涉案单位或主管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整改意见。2025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68份,推动相关单位完善制度机制80余项。为防止建议书“一发了之”,我们还建立了整改情况“回头看”机制,由监督检查室对建议书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严肃追责问责,形成“查处—整改—治理—监督”的闭环效应,实现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