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系统融合 强基固本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党课:系统融合 强基固本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文库集
党课:系统融合 强基固本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根据此次集团党委书记能力提升培训计划,今天我们上这堂专题党课,核心是围绕咱们党委近年来探索实践的“八融八力”党建工作法,和大家一起复盘经验、找准方向、凝聚共识。在座的有扎根一线的党员骨干,有刚加入队伍的年轻同志,也有见证企业发展的老党员,大家都是“八融八力”的参与者、实践者,更应该是受益者、传播者。先和大家算笔“账”:过去几年,咱们啃下了多少“硬骨头”?从XX重大工程的节点突破,到XX项目的安全零事故,再到质量指标连续三年优于行业基准,培育出一批“顶得上、扛得住、打得赢”的复合型骨干,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党建工作始终跟着生产走、围着难题转的结果。但我们不能回避问题:党建与生产“两张皮”,学习成果落不了地;劳务队伍流动大,安全质量责任断了层;技术瓶颈集中、创新零散不成体系;偏远一线“招人难、留人难、育人更难”,这四个短板就像“绊脚石”,不搬走,高质量发展就迈不开大步。而“八融八力”党建工作法,就是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开出的“药方”。它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扎根一线的实践;不是脱离生产的“虚功”,而是融入全流程的“实招”。接下来,我就逐一审视这“八融八力”,和大家聊聊怎么把它用得更活、做得更实。

一、融入思想教育,汇聚“政治引领力”,让思想从“会上热”变“会后干”。 同志们,咱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但现实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会上大家对部署“热烈拥护”,散了会却“一动不动”?学习成了“打卡任务”,笔记记了不少,解决问题的办法没多几个,这就是思想教育与实践脱节的“痛点”。怎么破?我们靠三个“实招”, 一是“第一议题靶向学”。 每次党委理论学习,不搞“大水漫灌”,而是围绕当下最棘手的节点命题,比如XX项目的进度滞后、XX工程的质量隐患,班子成员带头领题,学完不是“散会了事”,而是当场形成“任务清单+责任人+时限”。去年XX项目面临汛期施工难题,我们以“防汛保节点”为第一议题,学政策、学技术、学经验,会后X天就拿出了《汛期施工应急预案》,最终提前X天完成关键工序。 二是“情景党课流动学”。 我们把课堂搬出会议室,搬到工地哨所、红色展馆,在XX红色教育基地,我们用“快闪+微朗读”讲大国重器的故事,讲咱们企业攻坚克难的历史;故事讲完不是“拍拍照就走”,而是开展“三分钟表态”,大家扫码提交承诺,后台一键汇总成台账,后续跟踪落实。上个月在XX工地的情景党课,有XX名党员承诺“主动承担夜班巡查”,至今没有一人失约。 三是“老党员口述史”。 每月我们请一位退休模范录制XX分钟音频,班前会后播放,老党员讲当年“住工棚、战严寒”的经历,讲“宁愿自己多受累,不让质量出一点错”的坚守。大家听完不是“听听感动”,而是“找差距、定措施”。老党员王师傅讲完“当年抢工期保交付”的故事后,XX班组主动提出“优化工序、每天多干X小时”,提前完成了预制构件生产任务。思想教育不是“软任务”,而是“硬支撑”。只有把“两个维护”说到心坎里、落到行动上,才能让全体党员拧成一股绳,朝着同一个目标使劲。

二、融入安全管理,汇聚“风险防控力”,让安全从“我要防”变“我们防”。 安全生产是底线中的底线,但咱们面临一个现实难题:劳务工“今天来、明天走”,安全培训永远在“教新人”,刚熟悉的安全规范,人一走又要从头来,这就像“竹篮打水”,功夫下了,效果没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办法是“把党员嵌到班组里,把责任绑到一起去”, 第一,党员“进班组”。 一名党员挂钩一个班组,每周必须参加一次班前会、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夜校。党员的身份、电话、安全职责全上墙,工人扫码就能评价,要是得了差评,党员立即“召回”整改。XX项目的党员小李,挂钩的班组一开始安全评价垫底,他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工地,带着工人查隐患、学规范,一个月后班组安全评价跃升到前三。 第二,安全“微舞台”。 我们把常见的“三违”行为拍成XX秒短视频,让工人自编自演,比如“未系安全带高空作业”“违规操作机械”,用大家熟悉的场景、接地气的语言,让安全警示“入脑入心”。班前会后轮播视频,笑完接着考试,答错了当场纠正。现在工地上流传一句话:“看完微视频,不敢乱伸手”,今年上半年“三违”现象比去年下降了XX%。 第三,责任“双积分”。 党员的积分和班组的积分双向挂钩,同奖同罚,班组安全达标,党员加分;班组出了安全问题,党员扣分。年底积分低于红线,党员暂停评优资格。去年XX班组因为安全事故扣了分,挂钩的党员老张主动放弃年度评优,带着班组整改了X个月,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安全零隐患”。安全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我们一起的事”。只有让党员带头扛责任,让工人主动守规矩,才能筑牢安全生产的“防火墙”。

三、融入进度管理,汇聚“节点攻坚力”,让进度从“后墙倒”变“往前赶”。 咱们做工程的都知道,交叉作业多、工序一变再变,进度很容易“后墙告急”,有时候明明计划得好好的,一个环节卡壳,整个项目都要拖后腿。怎么确保“节点不滞后、目标不落空”?我们靠“党员冲在前、联建聚合力”。 一方面,党员突击队“挂牌销号”。 我们把关键路径拆成“党员责任田”,队旗直接插到作业面,每天的进度用红黄绿三色标注上墙,红色是滞后、黄色是预警、绿色是达标。只要滞后X天,立即启动“队长早班会+夜间复盘”,找问题、定对策。XX项目的“桥梁攻坚突击队”,曾因为钢材供应滞后X天,队长带领队员每天提前X小时开工、延后X小时收工,还优化了焊接工序,最终不仅补上了进度,还提前X天完成了桥梁合龙。 另一方面,党建联建“同步开题”。 一个项目的进度,不是咱们一家能说了算的,需要业主、设计、监理、政府相关方一起发力。我们党委牵头,把各方党组织拉进“节点共同体”,问题不过夜:需要设计改图纸,@设计方党员;需要政府办手续,@政务服务部门党员;微信群里用“红黄牌”提醒,复杂问题直接搬到联合主题党日现场拍板。去年XX项目面临征地拆迁难题,我们组织联合主题党日,邀请街道、社区党员一起现场办公,X天就解决了拆迁纠纷,确保了项目顺利进场。进度是“干”出来的,也是“合”出来的。只有让党员带头攻坚,让各方拧成“一股绳”,才能把“后墙”守住,把进度赶上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