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审计局党组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 深刻把握审计机关的政治属性和监督职责,将作风建设警示教育作为锻造 “经济监督特种部队”、筑牢廉洁审计“生命线”的核心举措。局党组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教,通过深化“靶向式”学习、“沉浸式”警醒、“深度化”剖析三维联动,推动警示教育活动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为高质量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以 “学”筑基,“靶向式”精学,强化政治担当与职业操守。一是 聚焦核心职责学 。 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要求,深刻领会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党组书记、局长亲自授课,强调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把讲政治贯穿审计工作始终 。 二是 紧盯风险领域学 。 围绕项目安排自由裁量权、审计处理处罚权、重大事项报告等审计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和廉政风险高发领域,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牵头,组织法规处、审理处、各业务处室开展专题研讨学习。重点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审计准则》《审计 “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等法规制度,强化依法审计、廉洁审计意识 。 三是 对标先进经验学 。 组织局机关纪委、部分业务骨干赴深圳市审计局或省内廉政建设示范单位开展专题调研,系统学习兄弟单位在构建审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审计监督、深化廉洁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理念与成熟做法,为完善我市审计系统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注入新动能。确保全局党员干部廉政专题学习全覆盖 。
(二)以 “案”为鉴,“沉浸式”警醒,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一是 “身边警钟”触及灵魂 。 精心选取审计系统内、财政财务领域或工程建设领域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例,组织全局党员干部现场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特别是发生在本地或审计关联度高的案例。通过直观感受法庭庄严审判和被审查调查对象的深刻忏悔 , 审计人员从 “听故事”转变为“照镜子”,深切体会“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增强震慑力 。 二是 “红色洗礼”锤炼党性 。 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起义烈士陵园、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农讲所等本土红色教育基地,在缅怀革命先辈、重温入党誓词中感悟信仰力量,传承红色审计基因,激发忠诚干净担当的内生动力 。 三是 “优良家风”涵养正气 。 组织参观市廉政教育基地和优秀家风家训展览,引导审计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家风中汲取清廉养分,构筑 “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
(三)以 “思”促行,“深度化”剖析,压实整改提升行动自觉。一是 案例剖析深挖根源 。 召开全局警示教育大会暨案例剖析交流会。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结合分管领域和工作职责,围绕反面典型案例,深刻剖析其思想蜕变轨迹、制度漏洞、监管缺失及对审计公信力造成的严重损害。各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全体党员结合岗位职责和审计项目实践,谈认识、找差距、查风险 。 二是 聚焦短板强化内控 。 对照上级巡视巡察、审计质量检查、廉政回访等反馈的问题和建议,结合警示教育中暴露出的思想、作风、制度层面的薄弱环节,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摆在审计独立性保障、审计质量控制、廉洁风险防控、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靶向施策,完善审计现场管理、复核审理、廉政监督员等制度,堵塞风险漏洞 。 三是 整改提升融入履职 。 将警示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提升审计监督效能的实际行动。要求全体审计干部在审计项目实施中,更加注重揭示重大经济风险隐患、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更加注重推动源头治理和体制机制完善,将 “以案促改、以审促廉”的要求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以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检验警示教育的成效 。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审计局将持续巩固深化警示教育成果,着力构建更加系统、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将 “靶向式”精准性、“沉浸式”感染力、“深度化”穿透力有机融入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全市审计干部时刻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坚守廉洁审计底线,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审计铁军 。
(一)突出警示教育工作重点。 聚焦政治引领与风险防控双重目标,突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育内容上,重点围绕 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审计 “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审计机关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读本》等法规文件,结合审计系统近年来发生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开展“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专题教育。教育对象将覆盖全体干部职工,尤其突出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群体,通过专题培训、廉政谈话、场景化教育等方式,强化其纪律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确保警示教育精准滴灌、靶向发力 。
(二)丰富警示教育形式内容。 丰富拓展警示教育形式,构建 “线上+线下”“集中+日常”的多元化教育模式。线上依托“青审思政课堂”“学习强国”等平台,定期推送典型案例解析、廉政微视频、纪法知识问答等内容,实现警示教育常态化渗透 。 线下组织开展 “三个一”活动 。 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局警示教育大会,集中观看《永远吹冲锋号》等警示教育片,通报审计系统违纪违法案例 。 每半年组织一次廉政教育基地参观,通过沉浸式场景体验和代入式反思,强化视觉冲击和思想震撼 。 在重要节点开展廉政提醒谈话,引导干部职工文明过节、廉洁过节。同时,创新 “审计现场警示教育”机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审计项目一线,对审计组作风纪律、外勤经费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警示教育融入审计工作全过程 。
(三)健全警示教育长效机制。 为确保警示教育走深走实,构建 “教育—整改—监督—提升”闭环管理机制。 一是 完善制度体系,修订《审计现场作风纪律监督检查实施办法》,建立廉政风险点动态排查机制,聚焦审计计划制定、现场实施、报告出具等关键环节,形成风险防控清单,推动警示教育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二是 强化责任落实,将警示教育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 “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必学内容,压实党组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把教育成果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是 注重成果运用,建立警示教育整改台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对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形成 “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综合效应。通过以上举措,推动警示教育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践行”转变,切实筑牢审计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为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