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学习教育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学习教育总结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总结我市学习教育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作风建设重点任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我市新篇章提供坚强作风保障。下面,我代表市委讲两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学习教育在全市上下结出丰硕成果

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全市上下始终把深入贯彻 纪律 规定精神作为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学查改”一体推进,以“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引领,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广大党员干部经历了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作风锤炼,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使命担当,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6.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8.8%,继续领跑全省、领先全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

(一)以上率下,高位推动,确保学习教育 “不偏向、不走样”。 市委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先后 15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制定《全市深入贯彻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及“三张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市委常委班子带头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赴嘉兴南湖、淳安下姜村等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初心,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党组将学习教育与服务保障亚运会、亚残运会成功举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建设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

(二)深学细悟,凝心铸魂,筑牢遵规守纪 “思想堤坝”。 我们坚持把理论武装摆在首位,创新 “第一议题”制度落实机制,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研讨12次,各级党组织举办读书班、专题党课、学习研讨会4.2万场次。充分运用“我市先锋”APP、“学习强国”我市平台等数字化载体,打造“指尖上的课堂”。特别注重用好用活我市丰富的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赴革命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3800余场次。针对年轻干部群体,实施“青廉工程”,开设“青廉课堂”2300余场,编印《年轻干部廉洁从政警示录》,引导青年一代扣好“第一粒扣子”。

(三)刀刃向内,真查实改,解决突出问题 “见真章、求实效”。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省委部署的 “三项集中整治”,结合我市实际延伸整治“文山会海”、“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6类突出问题。市委常委会带头查摆问题32项,制定整改措施89条。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六查六看”,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创新推出“民情直通车”、“企业服务日”等机制,通过“民呼我为”统一平台收集群众诉求8.7万件,办结率达98.6%。针对“停车难”、“入学难”、“就医挤”等民生痛点,实施“民生实事攻坚行动”,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2万个,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6所,建成“15分钟医疗圈”服务点1200余个,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四)开门纳谏,问计于民,以群众满意度 “校准风向标”。 我们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深入践行 “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下基层调研230余次,解决实际问题460余个。创新开展“媒体问政”、“公述民评”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代表、市民观察员等参与整改成效评议。在全市推广“社区议事厅”、“小区微治理”等做法,推动“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审批流程繁琐问题,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一业一证”、“证照分离”等举措,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8%,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五)建章立制,常态长效,推动作风建设 “抓在经常、融入日常”。 我们坚持 “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聚焦权力运行、基层减负、民生服务等关键领域,新建修订制度机制289项。出台《全市进一步为基层减负赋能的若干意见》,压减会议文件35%以上,清理规范“指尖应用”63个。创新“智慧监督”平台,实现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问题的实时预警,运用大数据手段发现并查处“四风”问题线索217条。总结提炼“民情日记”、“周三访谈夜”等基层治理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推动作风建设成果制度化、长效化。

二、聚焦重点,勇毅前行,以优良作风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我市实践新篇章

当前,我市正处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此次学习教育总结为新的起点,持续巩固拓展成果,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保障。

(一)在深化理论武装上再下功夫,把稳 “思想之舵”。 一是强化政治忠诚教育。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 “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深刻感悟“八八战略”在我市的生动实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确保“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我市见行动、见实效”。二是提升履职能力水平。 围绕我市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使命任务,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城市治理、生态保护、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办好“我市发展论坛”、“数字经济大讲堂”,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授课,帮助干部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成为懂产业、善创新、会治理的行家里手。三是筑牢廉洁自律防线。 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编印《全市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负面行为清单》,划清“红线”、“底线”。深化“清廉我市”建设,打造“清廉单元”标杆200个,培育“廉洁文化示范点”50个,营造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在服务中心大局上再求突破,彰显 “担当之为”。 一是聚力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锚定 “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目标,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科技创新“尖峰计划”。建立“链长制”招商体系,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全年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00个以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工业园区“二次创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二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深入实施“民呼我为”长效机制,迭代升级“民生实事项目”清单管理模式。重点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年内建成未来社区30个、未来乡村50个。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加快国家医学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巩固拓展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经验,深化“城市大脑”建设,推进“一网统管”向基层延伸。健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入实施“迎亚运”城市环境品质提升长效行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建设,让“人间天堂”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三)在健全长效机制上再出实招,扎紧 “制度之笼”。 一是完善常态化监督机制。 整合纪检监察、组织、审计、信访等监督力量,构建 “大监督”工作格局。创新“大数据+铁规矩”监督模式,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对“四风”问题进行智能识别、精准画像。畅通“12388”、“12345”等监督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快查快办。二是健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将作风建设成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大群众满意度权重。开展“担当作为好干部”、“最美公务员”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实干者得实惠、有为者有地位”的鲜明导向。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三是构建协同联动推进机制。 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当好“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监督责任,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组织部门要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选优配强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宣传部门要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作风建设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 “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转变,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我市新篇章而团结奋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