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审计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在2025年市审计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上的讲话-文库集
在2025年市审计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次专题党课,共同探讨一个对我们每一位审计人而言都至关重要的时代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新时代审计担当”。这不仅仅是一次理论学习,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一次行动的动员。*市作为一座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在这里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有着更为深刻的体悟和更为重大的责任。因此,今天的党课,我想和同志们深入交流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将审计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相连?新时代背景下,审计的担当“是什么”?在*这片热土上,我们具体要“干什么”?

一、深刻领会“为什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审计工作的“根”与“魂”

首先,我们必须想明白一个根本问题:为什么审计工作必须服务于、服从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从历史的维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凭空而来,它是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必然结果。从秦汉的“大一统”,到唐宋的“华夷一家”,再到元明清的“多元一体”,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生活在*的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每一寸都浸润着各民族共同奋斗的汗水,共同守护的信念。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根脉的守护。从时代的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定位,将民族工作提升到了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成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这股力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那么,这与我们审计工作有什么关系?关系重大!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政治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工具箱”里一件重要的工具。我们的工作,表面看是查账、核数据、看项目,但实质上,我们审计的是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监督的是国家经济社会政策的执行效果,守护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任何一项政策、一笔资金、一个项目,都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民生、关系到人心、关系到民族团结的政治问题。我们审计的每一分钱,背后都可能关联着一个家庭的冷暖,影响着一个社区的和谐,决定着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如果民生资金被截留挪用,受损害的是各族群众的切身利益,动摇的是党的执政根基。如果发展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就可能成为影响民族团结的隐患。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审计工作的政治属性尤为凸显。我们的审计报告,不仅是经济“体检报告”,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诊断书”。我们的审计建议,不仅是财务管理的“药方”,更是促进民族团结、凝聚人心的“良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就是为我们的审计工作铸“根”塑“魂”,确保我们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确保我们的“经济卫士”和反腐“利剑”作用,能够精准地服务于巩固和发展“五个认同”这一核心目标。可以说,离开了这条主线,我们的审计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最根本的价值遵循。

二、准确把握“是什么”?新时代审计担当是促进各民族共建共享的“责”与“为”

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接着要弄清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宏大叙事中,审计的具体担当“是什么”?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责任与作为。我认为,新时代审计的担当,集中体现在通过精准有效的监督,推动构筑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社会环境,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