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党委2025年前三季度党建工作总结

今年 以来,医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特别是针对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 要求 ,始终坚持以 “抓党建、促业务、提服务”为核心目标,紧密围绕“紧扣业务强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促进发展福民生”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并深化运用“四强四带”党建工作法 , 将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深度融入医院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服务质量提升的全过程以及医院改革发展的大局,成功构建了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促互进的良好格局,为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党性,铸忠诚,在提高政治定力上展现新作为。 医院党委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坚定的党性修养铸就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不断提升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 。 一是 强化理论武装,巩固思想根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 “第一议题”制度,将其纳入党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核心内容,并作为党支部“三会一课”的长期主题。创新建立了“日学、月讲、年终述学”的常态化学习机制,精心打造“业余党校”“红色驿站”等多元化学习阵地,广泛开展“微党课”“微讲座”“微座谈”等形式新颖、内容务实的学习活动,确保理论学习入脑入心。针对临床医疗、科研管理、组织政工等不同领域党员干部的特点,积极探索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深度融合的“双向学习模式”,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素养 。 二是 加强政治领导,把稳发展航向。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医院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始终秉持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坚定把握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和发展方向。院党委充分发挥在医院改革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确保医院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将党建工作要求全面融入医院章程,修订完善党委会议、院长办公会议等议事决策规则,明确党委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方面的领导权和决策权。建立并完善党委书记和院长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形成了目标一致、分工协作、高效运转的领导合力,为医院科学决策和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三是 健全制度体系,压实党建责任。深刻理解并践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将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贯穿于医院治理结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文化建设及员工激励的各个方面。创新构建了 “院党委-党支部-科室”三级联动的党建管理架构,通过纵向压缩管理层级、横向整合工作职责,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学科管科室”向“党支部管科室”的管理模式转变,强化了党支部在科室建设中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严格实行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支部制度,构建起党委班子成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医务专家、学科带头人、年轻骨干“四联系”机制,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编织了一张覆盖全面、责任明晰的党建引领责任“网络”,有效消除了上下级沟通壁垒和管理盲区 。

(二)强本领,当先锋,在锻造战斗堡垒上实现新突破。 医院党委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建强党支部战斗堡垒,激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使党建工作真正成为推动业务发展的 “红色引擎” 。 一是 优化支部设置,夯实组织基础。牢固树立 “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按照“学科发展到哪里,支部就建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的原则,科学优化调整党支部设置,实现了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行政职能部门党支部全覆盖,并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科室日常管理和核心业务。突出党支部的“前沿指挥所”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大力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好的学科带头人或业务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明确其在科室业务发展、党员教育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安全生产、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的领导责任,有效提升了党支部的整体战斗力 。 二是 强化队伍建设,激发先锋活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 “双培养”工程,即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或中层管理干部。通过系统培养和实践锻炼,将一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临床医学专家充实到党务工作队伍,实现了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高”。积极创新活动载体,通过设立“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站”等,充分发挥党员名医的“传帮带”作用,引领广大党员在医疗技术攻关、优质服务提供、急难险重任务中挑重担、当先锋。精心打造“一支部一品牌”特色党建项目,各党支部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业务特点,精心策划服务社会、造福百姓的具体项目和活动形式,构建了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 1 + N ”党建品牌体系,推动党支部品牌建设与医院核心工作深度融合、无缝对接 。 三是 细化评估考核,健全激励机制。坚持以评促建、以考促改,优化构建了以医院战略发展为导向,涵盖医疗技术创新、运营效率优化、服务品质提升、医德医风建设等核心要素的全面绩效管理框架,确保医院战略目标与党建工作任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创新建立了 “党委考支部、支部考科室、支部考党员”的党建三级量化考核体系,通过党委专项督导、党办日常巡查、支部交叉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考评。考核结果直接与年度评优评先、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绩效分配挂钩,形成了鲜明的激励导向。这一机制的建立,有效破解了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促进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畅通了“经”和“脉” 。

(三)强担当,破难题,在锤炼救治能力上取得新进展。 医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群众 “急难愁盼”问题,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 一是 深耕融合品牌,提升质量安全。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医院党委将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品牌建设。紧紧围绕群众就医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结合医联体建设和改善就医感受专项行动,积极探索 “党建+医疗服务”新模式。大力倡导并深入开展“党建查房”“党建共建”“医疗质量五大行动、五大体系建设”等特色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深度融合。全力推进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 5G 智慧化急救体系建设为契机,成立医院 120 调度中心,并牵头建立了区域内 “ 120 急救网络指挥中心 ”,实现了“呼叫即急救,上车即入院”的高效救治模式,显著提高了区域内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 。 二是 强化人才培养,驱动学科发展。医院党委深刻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学科是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持续强化内部人才培养,深入实施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和“双培养”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拓宽引才渠道,近年来已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 40 余名,形成了以顶尖专家为引领、优秀学科带头人为支柱、高学历青年医务骨干为主体的高素质人才梯队。学科建设方面,医院目前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7 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12 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17 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1 个,学科整体水平位居区域前列。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组织申报的院级课题中有 4 项专利计划完成转化,并有 1 项科技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取得了医院科技成果转化 “零”的突破,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 三是 深入服务群众,构建和谐医患。始终坚守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精神,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工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组织党政领导干部定期深入临床一线“蹲点调研”,亲身体验医疗服务流程,倾听患者心声,及时发现并解决就医服务中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建立了 5G 紧急救援网络,为区域内居民打造了高效便捷的生命救治通道;创新开展 “全民就医一事通”服务,努力实现患者“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的就医体验;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网络医院体系,提供从预约挂号、诊疗服务到后续康复护理的全方位数字化医疗服务。大力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有效延伸了医疗服务半径,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显著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拉近了医患距离,构建了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 。

(四)强作风,严纪律,在厚植清廉医风上树立新形象。 医院党委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廉洁行医的行业氛围 。 一是 深化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针对临床医务人员日常工作繁忙、专注于诊疗业务,对党纪党规和政策规定学习时间相对不足的特点,医院纪委创新教育形式,坚持 “提醒在前、教育在先”的原则,每年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关键环节负责人开展廉政谈话和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纪法条文链接+警示教育大会”的“组合拳”,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提升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同时,积极打造“一科室一特色”廉洁文化长廊,在医院各楼层设置廉政文化墙、廉洁文化专栏,定期征集、刊登廉洁书画、摄影、格言警句等文化作品,营造了“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浓厚廉洁文化氛围 。 二是 规范权力运行,扎紧制度笼子。立足于建立 “提前防范、主动防范”的长效监督机制,医院党委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制约。紧盯药品耗材采购、基建工程、设备购置、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后出台或修订了《采购内控管理制度》《重点岗位轮岗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设立“阳光接待室”,规范医药代表接待流程,明确接待时间、地点和记录要求,确保医药购销行为公开透明。全面梳理并建立了涵盖 22 项内容的 “小微权力清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 25 张,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 51 个,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防范措施 104 条,为医务人员依法依规履职尽责开出了详细的 “廉政处方”。完善廉政约谈机制,建立“逢发必谈”沟通谈话制度和“逢诉必究”接访处置机制,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全力构筑廉洁行医的“防护网” 。 三是 创新监管举措,延伸监督触角。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效能,在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创新设置 “医廉码”监督平台。群众和医务人员只需通过微信扫描“医廉码”,即可便捷、高效地对医院及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可能存在的收红包、拿回扣、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问题进行实名或匿名举报,还可以在线浏览医院发布的“廉情信息”、廉洁行医规定等内容,实现了“指尖上的监督”,拓宽了监督渠道。聘请社会各界代表担任行风评议监督员,定期组织开展“廉政查房”活动,深入临床一线及重点风险科室,聚焦廉洁行医、合理诊疗、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开展循证医学评价和处方点评,通过常态化巡查、专项点评、约谈提醒、严肃查处、公开通报等多种手段,进行廉情动态分析研判,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力促进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的提升,推动了清廉医院建设与医疗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融共促,医院医德医风持续改善,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医疗质量稳步提高 。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强化政治引领,在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上再下功夫。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政治任务,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分类指导和精准帮扶,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医院发展的强大动力 。

(二)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在推进清廉医院建设上再加力度。 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持之以恒纠治 “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创新警示教育形式,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健全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

(三)持续推动党业融合,在服务医院中心大局上再求突破。 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进一步探索党建工作与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和载体。深化 “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党建业务融合品牌项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在技术创新、服务优化、学科建设、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