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部署,始终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新机制,有效提升了辖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构建和谐幸福街区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
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理论武装,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在街道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建强基层党组织这一战斗堡垒,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各类治理资源。为此,我们持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辖区*个社区党组织、*个小区党支部、*个“两新”组织党组织进行了全面“体检”,优化组织设置,配齐配强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大力实施“头雁”工程,通过集中培训、外出考察、书记论坛等方式,全面提升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注重从网格员、业委会成员、物业骨干、志愿者、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不断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推行党员积分管理、设岗定责,引导广大党员在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治理一线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二、深化网格治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我们坚持将网格化管理作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实现党的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无缝对接。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便于管理”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调整基础网格设置,将党建、综治、城管、信访、应急、民生服务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管。全力推动人员力量下沉,明确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的职责清单,确保网格事务有人管、管得好。特别注重发挥网格党支部的核心作用,选聘群众威信高、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或网格长,使其成为网格的“主心骨”。我们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要求街道干部、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常态化下沉网格,开展“一日双巡”或“走访连心”活动,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发现”,精准掌握网格内的人、地、事、物、组织等基础信息,动态更新民情台账,及时感知居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上半年,通过网格渠道共采集上报各类信息*条,其中社情民意*条,安全隐患*条,矛盾纠纷*条,绝大多数在网格层面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置,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的治理目标,网格已成为发现风险、消除隐患、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三、聚力多元共治,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面对基层治理任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有效整合辖区内各类治理资源,构建起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我们全面深化“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健全完善街道党建联席会、社区党建共建委员会制度,定期邀请区直职能部门、驻街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社会组织、商户代表等召开联席会议,围绕环境卫生、停车管理、设施维护、为老服务等民生实事和治理难题进行会商研判,协同发力,共同解决。针对长期困扰基层的物业矛盾,我们积极探索“红色物业”模式,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方式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通过交叉任职、议事协商、评议监督等途径,有效化解物业纠纷*起,提升了物业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同时,我们大力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队伍,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健康义诊、扶贫帮困、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余场次,参与志愿者达*人次,“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在辖区内蔚然成风。通过广泛动员和有序参与,有效激发了居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变“你和我”为“我们”,变“要我做”为“一起做”,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
四、聚焦急难愁盼,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
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综合利用好党群服务中心(站)、居民议事厅、线上服务平台、领导接访下访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民意诉求。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民生实事项目清单,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包保,明确责任单位、解决时限,实行挂牌督办、销号管理。上半年,集中力量解决了*小区老旧电梯更换、*社区充电桩安装、*路段夜间照明、*广场噪音扰民等一批“老大难”问题,获得了居民群众的普遍好评。我们高度关注“一老一小一困”等特殊群体,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优化提升日间照料、长者食堂、四点半课堂等服务功能,链接社会资源,开展精准化、个性化服务,让治理更有温度。此外,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整合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网格员等力量,成立“老书记工作室”、“邻里帮帮团”等特色调解组织,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起,调解成功率达*%,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了辖区的和谐稳定。在平安建设方面,我们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居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五、存在的问题与下半年工作思路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各社区之间党建引领治理工作存在不平衡性,部分社区创新意识不够,品牌特色不够突出;二是网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待遇保障和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三是社会力量和居民参与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仍有拓展空间,常态化参与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四是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基层治理的能力仍需加强,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水平有待提高。
下半年,*街道党工委将继续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一是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和政治引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深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进一步织密建强组织体系,特别是加强新兴领域党建覆盖,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三是做深做细网格化管理,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和能力培训,提升网格治理效能。四是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更好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作用,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活力。五是着力破解民生难题,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等重点群体,办好更多民生实事,提升服务精准化水平。六是加快推进“智慧街道”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提升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开创街道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局面,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街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