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2025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2025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议上的讲话-文库集
在全县2025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议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2025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精准研判潜在的风险隐患,并就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周密部署。这次会议是在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既是对上半年工作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下半年工作的谋划与展望。刚才,县卫健体局和县市场监管局的同志分别通报了相关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我都赞同。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深刻认识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紧密协作,履职尽责,全县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向好态势。我们看到,监管体系在不断完善,监管手段在持续创新,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扎实成效,守住了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食品安全战线全体同志辛勤付出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食品安全领域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基础依然薄弱,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松懈和麻痹。从刚才卫健体局通报的上半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情况来看,一些趋势性、苗头性问题需要我们高度警惕。根据通报,2025年上半年,我县食源性疾病报告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上升了约3.5%,虽然整体可控,但增长势头必须得到遏制。从病原学分析看,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的致病因子,在已查明的病例中,由这两种病菌引起的占比超过了60%。这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微生物易于繁殖的环境特点密切相关。涉及的食品种类主要集中在未烧熟煮透的肉禽蛋类、未经有效消毒的凉拌菜以及储存不当的海产品上,这充分暴露了餐饮服务环节,特别是中小型餐馆和家庭厨房在食品处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同时,市场监管局的通报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上半年,我们共完成食品监督抽检2800余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8.2%,这个数字看似很高,但背后意味着仍有近50批次的不合格食品可能流入市场,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构成直接威胁。从不合格项目分析,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剂滥用等老问题依然突出,这说明我们的源头治理和过程监管仍有待加强。特别是随着新型业态的快速发展,如网络订餐、社区团购等,其供应链条长、主体多元、隐蔽性强,给我们的传统监管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外,农村地区的集体聚餐、旅游景区的季节性餐饮服务以及夜间经济下的流动摊贩,都是风险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也是我们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带。同志们,食品安全无小事,一粒米、一滴油,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多维度的:既有季节性、周期性的老问题,也有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新挑战;既有生产加工环节的源头性风险,也有流通消费环节的过程性风险;既需要监管部门的“火眼金睛”,也需要全社会的“群防群治”。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聚焦关键,精准施策,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下大力气、用真功夫,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根据会议研究,下一阶段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