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度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关于基层治理的最新精神,特别是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第三次全体会议的重要部署,全面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精准分析当前存在的短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会议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通报了全市的总体进展情况,各县区也分别作了汇报,讲得都很好,各有亮点,也点出了问题。下面,我结合大家的汇报和前期的调研情况,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深刻认识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极端重要性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围绕基层治理这一重大课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级党组织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长期困扰基层的难题正在逐步破解,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可以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通过刚才的通报和各县区的汇报,结合我们日常的督导调研,一些深层次、普遍性的问题依然突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一, “小马拉大车”的困境依然突出。 基层权责不对等的问题由来已久,尽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大量非本级职责的行政事务、创建评比、填表报数等任务,通过各种形式下沉到村(社区),极大地消耗了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有的村(社区)干部反映,每天疲于应付各种检查和材料,真正用于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时间反而被严重挤占。这种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的局面,不仅加重了基层负担,也影响了治理的实际效果,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在基层的表现。
第二,部分领域服务管理存在 “缺位”现象。 以物业服务管理为例,这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也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部分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质量不高、新小区业委会成立难、物业公司与业主矛盾多发性问题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既有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更有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党组织在其中如何引领、如何协调、如何监督,我们的抓手还不够硬,方法还不够多,导致 “管理缺位”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村(社区)工作事项 “越界加码”的现象需要警惕。 基层自治的边界需要清晰界定。一些部门在向下派发任务时,随意扩大范围,增加了许多本不属于村(社区)承担的证明、盖章等事项。这种 “越界加码”的行为,既不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也干扰了基层自治的正常秩序。我们必须下决心厘清权责清单,为基层依法履职、高效服务创造一个更加清晰、规范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