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市水利局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文库集
市水利局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一、工作目标

已经完成治理、实现水体不黑不臭的区县,继续巩固治理成效,建立防止返黑返臭的长效机制。各区县继续开展动态排查,对发现的新增黑臭水体,制定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案,建立工作档案,一并纳入治理范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达到100毫克/升的规模占比超过90%。各区县推动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二、工作范围

全市县级及以上城市(含县城)建成区,直接影响城市建成区水体治理成效的城乡结合部,以及城市实际开发建设区域(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居民住宅等)。

三、重点任务

(一)大力推进源头污染治理

持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建管并重”,突出“补短板、强弱项”,结合城市各类更新改造,聚焦污水管网病害排查整治和消除生活污水收集“空白区”,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建设和生活污水延伸,强化管网建设质量监管和运行维护管理,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做好老旧管网改造,加强污水泵站维护,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实现污水“零直排”。(牵头单位:市水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均为各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不再一一列出)建立雨季污水处理厂“免责机制”,在保证污水处理系统安全条件下,污水处理厂应按照污染物排放应急管控要求和相关应急预案处理污水,削减入河污染负荷。梳理城市建成区分散小型一体化处理设施形成处理设施清单,明确管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尾水资源化利用,就近用于城市绿化、道路冲洗等,减少入河污染负荷。加强生活污水处理厂纳管水质监管,强化溯源巡查与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行为。2025年6月底前,完成中心城区及县城重点区域雨污分流改造,基本完成王井镇、沿滩镇、仙市镇等沿河重点场镇雨污分流改造。2025年底前,委托专业单位对处理设施进行运行和维护,按季度监测出水水质报管理责任单位,完成污水管网排查34公里,老旧管网更新改造7公里,污水管网新建延伸25.2公里,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37公里(雨水管网18公里,污水管网19公里)。对荣县城区溢流污水一体化项目设施设备实施更新改造,改造后处理规模不变,出水指标达到岷沱标准;对8个乡镇污水处理站的部分设备进行更换,更换后原污水处理规模、出水标准不变。(牵头单位: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

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控制。严格水资源管理,实施取用水总量控制,实行年度用水计划管理。水务部门负责对用水大户实施计划用水管理和监控,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负责督促工业用水大户开展工业节水相关工作。(牵头单位:市水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强化工业企业纳管水质监控。定期进行污水收集管网排查整治,按照排水管网周期性检测评估制度开展管网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开展整治。(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加快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沿滩区、富顺县化工园区按规划环评要求开展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相关工作。(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沿滩区政府、富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做好涉水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执法监管。建立流域工业取水、排水大户清单,持续引导工业园区外涉水分散企业入园,摸清园区外涉水分散企业排水量、排水浓度等情况,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部门对数据明显异常企业开展执法检查,严格查处违法排污行为,确保工业废水纳管、深度治理以及进一步资源化利用。(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按职责分工)推动分散加工废水收集处理。开展全市小酒厂排查,建立台账,完成废水收集池建设并收集小酒厂废水,定期转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置,废水转运实行转运联单制,严禁转运过程中偷排。(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以中溪河流域为重点,开展全市散户腌制加工农产品废水处理排查,建立台账,指导建设规范化腌制池,规范处理腌制废水,杜绝直排入河。(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开展县城以上城市区域和城乡结合处屠宰企业废水处理排查,建立屠宰场污水处理设施清单,做好屠宰环保工作“三查看”,生态环境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开展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依法处置并整改到位,杜绝未经处理废水直排外环境和污水处理厂,确保水质达标排放。(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

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控制。加强水产养殖尾水管控。对处于城乡结合部,可能产生黑臭水体的水产养殖户,要建立动态管控台账,加强池塘养殖尾水排放管理,严格执行《xx省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达标后方可排放,杜绝尾水直排。(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强化粪污治理监管。督促养殖场严格落实“两分离、两配套”措施,制定粪污资源化利用图,明确利用路径。消纳面积不足或无消纳土地的养殖场建立健全运输和处理利用台账。严格依法查处偷排、散排、直排等违法行为,通过改进粪污处理工艺等方式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市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全面推进流域内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精准施肥、有机肥替代行动,提高配方肥施用比例,减少不合理养分投入;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提升行动,推广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2025年年底前,流域内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0%以上,实现流域内种植大户和集中区污染退水“零直排”。(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推进“留水”工程、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及水生态修复项目提质增效,聚焦国考断面稳定达标。全面完成1130万方“留水”年度任务,完成17座病险水库整治、1座水库扩建,20座石河堰新建(整治)等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市水务局,相关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