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安全生产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安全生产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文库集
在全市安全生产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须臾不可放松。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细抓实各项工作,坚决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安全生产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总结前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阶段任务,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走深走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一、精准研判形势,筑牢思想防线,深刻把握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新要求

当前,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风险隐患依然突出,深层矛盾亟待破解。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交织叠加,存量隐患尚未完全消除,增量风险仍在不断涌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这要求我们必须以极端负责的精神,扛起保安全、护稳定的政治责任。

(一)察形辨势,清醒认识风险隐患的复杂性与严峻性。 安全生产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特征日益凸显。从宏观层面看,经济社会转型期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伴生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型安全风险,对传统监管模式构成严峻挑战。能源保供压力持续加大,部分行业领域产能扩张冲动依然存在,安全准入把关不严、风险管控措施失效的可能性增加。从微观层面看,一些企业主体责任悬空,安全投入欠账较多,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与技能素质参差不齐,“三违”现象屡禁不止。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高度集中,老旧管网、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老化问题逐步显现,承灾能力减弱。农村地区安全基础依然薄弱,道路交通、消防、自建房等领域风险隐患存量较大。同时,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重发,地震地质灾害风险不容忽视,对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类风险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容易产生耦合效应,形成系统性风险,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辨识各类风险,科学把握风险演变规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二)对标对表,深刻领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价值立场和根本宗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位,将其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这意味着,在发展经济、推进项目、组织生产时,必须首先考虑安全因素,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不运营、不安全不建设。这意味着,在资源投入、力量配置、政策制定时,必须优先保障安全生产需要,切实解决影响安全发展的突出问题。这意味着,在事故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理时,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全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深化对这一价值追求的认识,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决不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名放松安全监管,决不能以争取项目时间为由简化安全程序,决不能以降低企业成本为虑减少安全投入。必须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固本强基,准确把握治本攻坚的内涵要义与路径方向。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长远、标本兼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治本”揭示了行动的深层目标,即要致力于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结构性、根源性问题;“攻坚”明确了行动的阶段特征和力度要求,即要集中力量攻克长期存在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其内涵要义在于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核心路径在于持续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完善、科技赋能和素质提升。要着力夯实安全法治基础,健全最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强化依法治安。要着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覆盖所有行业领域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实现全链条、可追溯的闭环管理。要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安全技术装备,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要着力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全民安全素养,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培育深厚的安全文化。治本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久久为功,持续用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四)扛责于肩,全面压实纵横贯通、层层链接的责任体系。 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构建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所在。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起领导责任,切实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解决重大问题,确保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指示要求在本地区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行业部门要履行好监管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加强对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应急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综合监管作用。企业必须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这是责任体系的重中之重。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实际负责人要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总责,要建立健全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从业人员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管理,开展教育培训,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措施,真正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要严肃追责问责,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监管不得力而导致事故发生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通过严厉的问责倒逼责任的落实。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