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焦八个重点领域,全力以赴推动下半年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季度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期,是决定全年走势的攻坚期。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决战三季度、决胜下半年,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下一阶段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化运行分析,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经济运行分析是做好发展改革工作的基础。要进一步提高分析研判的精准性、政策措施的前瞻性和实现目标的协同性。 一要 加强监测预警。要建立健全覆盖主要经济指标、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常态化监测体系,密切跟踪宏观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见事早、行动快。 二要 加强政策储备。要紧盯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围绕扩大内需、稳定外贸、支持实体经济等方向,提前研究谋划一批符合我市实际、能够有效对冲下行压力的增量政策工具,确保在需要时能够拿得出、用得上、见效快。 三要 加强协同联动。要强化与财政、金融、工信、商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打好 “组合拳”,共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二,狠抓项目建设,持续扩大精准有效投资。 投资的力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未来的高度。必须坚持不懈地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 一要 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严格落实重大项目 “四督四保”和“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对 185 个省级重点项目和市级重点项目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续建项目按期竣工,新建项目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特别是对于 *城际铁路、*-*毗邻区基础设施等标志性工程,要确保节点目标务期必成。 二要 着力提高项目谋划质量。要聚焦国家政策投向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围绕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等重点领域,再系统谋划和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项目谋划不能停留在概念上,要深化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增强项目可落地性。 三要 奋力争取上级支持。要主动加强与国家和省发展改革委的沟通汇报,积极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的盘子,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第三,聚力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必须把产业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体系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要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要坚定不移地深化 “ 8 + 3 ”产业链“链长制”,集中资源支持光伏、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要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同时大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二要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要瞄准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依托 *合作园区等高能级平台,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三要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商贸、文旅、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不断释放内需潜力。
第四,深化区域协同,在融入一体化中提升发展能级。 融入 *区域一体化是*市发展的最大战略。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撮,推动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 一要 建好用好合作平台。要高标准推进 *-*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力争在跨区域利益共享、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要支持*合作园区等平台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成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的样板区。 二要 畅通内外循环通道。除了确保 *城际铁路年内建成,还要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宁滁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构建内联外畅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三要 深化多领域合作。要主动对接 *、*、*等中心城市的优质科创、教育、医疗资源,推动建立更多“科创飞地”“伙伴园区”,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让人民群众在一体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第五,突出改革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改革创新是破解发展难题的 “金钥匙”。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的重要指示,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 一要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深化 “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真心实意为企业纾困解难,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市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二要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要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更多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要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和产业化,将科技创新这个 “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第六,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提升发展的 “含金量”和“含绿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协同推进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一要 坚决推动节能降碳。要严格控制 “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要积极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二要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协同治理,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强跨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共同守护好 *区域的生态屏障。 三要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要积极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第七,着眼长远未来,高标准高质量绘就发展蓝图。 规划是发展的龙头。当前,我们正处在 “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的编制之年,做好规划工作至关重要。 一要 全力确保 “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要对“十四五”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对照目标任务查漏补缺,确保各项指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二要 高水平启动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要加强对重大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科学设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确保编制出的规划既符合中央和省委精神,又体现*特色、顺应人民期盼。
第八,加强自身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发改铁军。 做好新时代发展改革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要切实巩固和运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加强自身建设。 一要 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 锤炼过硬专业本领。要加强对经济理论、产业知识、项目管理等业务学习,努力成为发展改革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要 发扬求真务实作风。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项目一线、企业车间去,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对于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一抓到底。要有 “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劲头,以思想的“破冰”引领发展的“突围”,推动全市发展改革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三、锚定问题破局突围,凝心聚力筑牢高质量发展 “稳”底盘
在肯定成绩、明确方向的同时,我们更需以问题为导向,以行动为抓手,着力破解发展堵点、攻克改革难点、补齐民生痛点,以 “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第一,直面短板精准施策,破解发展瓶颈制约。 针对当前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要打出 “纾困解难+需求提振”组合拳。一方面,强化企业精准帮扶,建立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帮扶台账,聚焦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落实好减税降费、融资担保、稳岗补贴等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针对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畅的情况,定期组织供需对接会,打通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等堵点,助力企业稳产满产。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扩大内需,围绕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重点领域,出台针对性消费刺激政策,举办“消费节”“家居博览会”等活动,释放消费潜力;同时,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以有效投资拉动有效需求,形成“消费+投资”双轮驱动的良好格局。
第二,凝聚多方协同合力,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高质量发展不是单一部门的 “独角戏”,而是各领域、各层级的“大合唱”。要健全“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在项目推进上,建立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环保等多部门联审联批机制,压缩项目审批时限,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在产业发展上,工信、科技、商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共同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协同解决产业升级中的技术瓶颈和人才短缺问题。此外,要充分调动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项目建设,支持行业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和民生保障,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
第三,坚守安全发展底线,夯实稳定发展根基。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经济领域,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规范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动态,因城施策优化调控措施,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民生领域,全力做好粮食、能源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行为;扎实推进就业优先战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确保就业形势稳定。在生产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聚焦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以安全稳定的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同志们,决胜下半年的战鼓已经擂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力谱写 *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新的挑战和考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