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不是零敲碎打的任务堆砌。进入过渡期收官之年,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加多元,工作的关联性、耦合性更强。要打赢这场硬仗,必须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思维,转向“整体谋划、系统推进”的科学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起一套权责清晰、运行顺畅、闭环管理的工作体系,用体系的力量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今天,我重点强调构建“四大体系”。

一、构建一套“动态精准、响应及时的监测帮扶体系”,确保安全底板万无一失。 防返贫是我们的底线任务,这个体系是整个工程的“安全预警系统”。其核心是实现从“被动打补丁”到“主动防风险”的转变。一要优化信息模块,实现数据“一网统管”。要彻底打通乡村振兴、民政、医保、人社、教育、残联等部门的数据壁垒,建立全县统一的防返贫监测信息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要有农户的基本信息,更要整合其收入、支出、就业、健康等动态数据。要设定科学的预警阈值,一旦有家庭发生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情况,系统能自动亮起“红黄灯”,并将预警信息在24小时内精准推送到相关责任人手机上。二要建强执行模块,做到响应“分秒必争”。“哨兵”吹哨后,队伍必须能立刻行动。要健全“县级统筹、乡镇主责、村级落实、干部包保”的四级响应机制。接到预警信息后,村级网格员要在48小时内完成入户核实;乡镇要在72小时内完成风险研判,并启动相应帮扶程序。对共性问题,县级层面要及时出台政策“工具包”,供乡镇调用。整个流程要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环环相扣,高效运转。三要完善反馈模块,形成管理“闭环运行”。帮扶措施落实了没有?效果怎么样?群众满不满意?必须有反馈。要建立帮扶效果评估和销号制度。风险消除后,不是简单地在系统里点个“完成”,而是要有帮扶责任人、村委会和农户三方签字确认的评估报告。县乡村振兴局要定期对销号案例进行抽查,对假销号、被动销号的严肃追责,确保系统真正形成“监测-预警-响应-处置-反馈”的完整闭环。

二、构建一套“多元融合、链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夯实稳定增收的经济基础。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这个体系是驱动发展的“核心发动机”。其目标是推动我县乡村产业从“星星点点”的盆景,向“连片成景”的风景转变。在横向上,要推动“三链同构”。一是延伸“产业链”。要围绕茶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向上游拓展到良种繁育、有机种植,向下游延伸到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体验旅游,把附加值更多地留在本地。二是提升“价值链”。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申请地理标志认证,打造“*山茶”“*药谷”等区域公共品牌,提升产品溢价能力。三是完善“利益链”。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通过订单收购、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小农户能嵌入到现代化产业链中,分享增值收益。在纵向上,要推动“三产融合”。要打破一二三产业的界限。农业不再只是种地养殖,要与文化旅游、健康养生深度结合,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康养基地。工业要向乡村延伸,建设一批“农字号”的加工车间和“中央厨房”。服务业要拥抱乡村,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物流、田园民宿,让乡村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投资蓝海。在要素上,要推动“三资齐动”。要用好财政“资金”,发挥其杠杆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下乡。要盘活农村闲置的房屋、土地等“资产”,通过流转、入股等方式,让沉睡的资产变成活钱。这个体系的建成,将为我县乡村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三、构建一套“共建共享、智慧高效的乡村治理体系”,激活和谐善治的内生动力。 治理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这个体系是维护秩序、凝聚人心的“操作系统”。其核心是实现从“干部干、群众看”的传统管理,向“大家的事大家办”的现代治理转型。要打造一个“数字驾驶舱”。要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将党务、村务、财务、服务等功能整合到一个APP或小程序上,让村民动动手指就能了解村里大事、办理日常业务、参与村庄议事。这既能提升治理效率,又能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推广一套“积分方法论”。要全面推行以“德”为核心的积分制管理,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公益活动、遵纪守法、孝老爱亲等行为量化为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商品、享受便利。这种正向激励,能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内生动力,化“任务”为“荣誉”,化“要我做”为“我要做”。要建强一支“乡土主力军”。乡村治理,最终要靠村里人。要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要实施“归雁工程”,吸引大学生、退役军人、在外乡贤回村任职创业。要发挥好村里“五老”的作用,让他们成为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矛盾调解员。

四、构建一套“闭环管理、刚性约束的责任落实体系”,提供决战决胜的坚强保证。 以上三个体系能否有效运转,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责任落实体系来驱动和保障。这个体系是确保所有指令不落空、所有目标都实现的“执行控制器”。要实行“清单化”管理。把年度目标任务分解成具体的项目、事项,制定出详细的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时限清单,明确“谁来干、干什么、何时干成”。所有清单都要上墙上网,接受监督。要实行“常态化”督导。县委督查室、县纪委监委要组建联合督导组,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插一线、直奔现场。督导不仅要看台账、查资料,更要访群众、看实效。督导结果要定期通报,并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实行“硬挂钩”考核。年终考核,要彻底改变只看GDP的倾向,大幅提升巩固衔接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权重。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核心指标,让乡亲们来打分、来评判。考核结果要真正用起来,对干得好的,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敷衍了事、工作落后的,坚决地通报批评、约谈问责,甚至调整岗位。

同志们,系统科学的方法,是打赢复杂战役的制胜法宝。让我们以系统思维为引领,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加快构建这“四大体系”,筑牢我县乡村振兴的长效根基,确保在收官之年,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异答卷!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