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2025年县城更新改造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是承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空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民群众期盼的重大民生工程,更是提升我县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之举。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城市更新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抓,统筹推进城市功能完善、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各项工作蹄疾步稳、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县城更新改造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前一阶段我县城市更新工作的成效与经验,深刻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也是一次凝聚共识、加压奋进的动员会议。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坚定城市更新的信心与决心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我们的县城面貌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城市发展的内涵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值得我们充分肯定。

一是规划引领作用持续彰显,发展蓝图更加清晰。 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以高水平的规划引领高质量的城市建设。我们完成了《*县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城市更新的总体目标、重点片区和实施路径。围绕“一核、两轴、多点”的城市空间结构,我们系统谋划了涵盖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更新、历史文脉保护等多个领域的项目体系,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二是项目建设攻坚成效显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坚持项目为王,以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见效,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已累计启动实施城市更新项目58个,完成投资约7.2亿元。特别是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我们已累计完成126个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惠及居民超过15800户,通过增设电梯、修缮楼体、优化管网、增加绿化等措施,让昔日的老旧小区焕发了新生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累计新建和改造提升市政道路超过20公里,完成了*路、*大道等主干道的“白改黑”工程;大力推进地下管网的“强筋健骨”行动,提质改造供水、排水、燃气等各类管网超过9.76公里,有效解决了部分片区“马路拉链”、“城市内涝”等顽疾,城市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得到极大增强。

三是人居环境品质稳步提升,群众生活更加宜居。 我们着力在“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上下功夫,努力为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启动了*公园、*滨河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和改造,新增城市绿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逐步成为现实。同时,我们大力推进“三线”整治和弱电入地工程,改造里程达62公里,曾经杂乱无章的“空中蜘蛛网”得到有效治理,城市天际线更加清朗。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我们县城的“面子”更靓,“里子”也更实,一个功能完善、生态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县城正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担当作为,更得益于全县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在实践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城市更新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才能汇聚起最广泛的建设力量;必须坚持系统性思维,才能实现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才能破解工作推进中的各种难题。这些经验,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宝贵财富,必须长期坚持并发扬光大。

二、分析形势,认清不足,增强城市更新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的城市更新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问题。

一是项目布局的均衡性有待加强。 当前,我们的更新改造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几个重点片区,部分边缘区域和老旧街区的改造力度还不够,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如何统筹考虑不同片区的发展需求,实现城市更新的全域覆盖和均衡发展,是我们下一步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是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依然较多。 尽管我们在路网管网建设上投入了巨大努力,但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区域的地下管网老化、标准不一、体系不全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雨污分流改造尚未完全到位,供水、供暖、燃气等生命线工程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难以完全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是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三分建、七分管”,城市更新不仅是物质空间的改造,更是治理能力的提升。目前,我们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还有欠缺。一些改造完成的小区,后续的物业管理、环境维护没有及时跟上,出现了“建好就乱、新后复旧”的苗头。如何建立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群众满意的长效管理机制,是巩固更新成果、提升治理效能的当务之急。

四是要素保障的瓶颈制约依然存在。 城市更新项目,特别是涉及征地拆迁和大规模建设的项目,普遍面临资金需求大、审批周期长、土地指标紧张等难题。如何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如何优化审批流程,强化用地保障,为项目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能力。

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前进中的挑战。我们必须正视它们,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去研究,一项一项去攻克。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全力以赴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奋力开创城市更新工作新局面

做好下一阶段的城市更新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锚定目标、突出重点,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力攻坚,确保项目建设既符合进度要求,又能达到高标准,通过卓有成效的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的功能与内涵。

第一,要坚持规划引领,在“精心谋篇”上实现新突破。 一座城市的品位,首先体现在规划上。我们要牢固树立“规划即法”的理念,严格执行已经制定的城市更新规划,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进一步优化城市设计,不仅要关注建筑的高度、密度和形态,更要注重城市天际线、山水轮廓线和街区风貌的整体协调。在项目策划上,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县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地域特色融入到建筑设计和街区改造之中,延续城市文脉,留住乡愁记忆,让城市既有现代化的“面子”,又有深厚的文化“里子”。

第二,要聚焦项目攻坚,在“精致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项目是城市更新的生命线。我们要以“项目攻坚年”的态势,全力推进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点项目。一是加快推进安置小区建设。这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各牵头领导要负起总责,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为*片区、*地块等安置房项目提供“一条龙”服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加快建设进度,确保被征迁群众能够早日回迁新居。二是系统推进基础设施升级。我们要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计划在2025至2027年间,分阶段完成县城建成区约20%的供水、供暖、燃气等老旧管网的更新改造。要重点实施*路网及地下管廊综合提升工程,一体推进道路拓宽、管网入地、智慧杆塔等建设,打造样板工程。三是全面实施老旧小区功能提升计划。在现有改造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谋划实施总投资约2.5亿元的6类11个城市更新项目,重点聚焦2005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围绕完善养老、托育、停车、充电、文体等社区服务功能,开展更高水平的综合整治,力争到2026年底,基本完成全县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第三,要强化要素保障,在“高效服务”上拿出新举措。 优质的服务和有力的保障是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一要压实领导责任。各位牵头处级领导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定期深入项目一线,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对接、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二要优化审批服务。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机制,全力压缩前期手续办理时间,为项目早开工、早建设争取宝贵时间。三要拓宽融资渠道。要积极研究和运用国家关于城市更新的各项政策,主动向上争取资金和专项债券支持。同时,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探索片区综合开发、特许经营等市场化运作模式,破解资金瓶颈。四要严守两条底线。必须把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项标准规范,加强全过程质量监管,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力度,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要注重建管并重,在“精细治理”上迈出新步伐。 城市更新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和常态化的治理。我们要积极探索“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居民全程参与改造方案设计、施工过程监督和后期维护管理,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城市在交通、安防、市政等领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要健全和完善改造后小区的长效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或推行社区自治管理,巩固来之不易的改造成果,确保城市环境的长治久洁、城市运行的长治久安。

同志们,城市更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推动我县城市更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