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专项行动延长一年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既是对上级决策部署的再传达、再落实,也是对我县专项行动的再动员、再深化。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我县《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延长一年工作方案》及市专项行动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了我县化工领域安全生产面临的复杂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风险短板,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尤其是化工行业,风险系数高、专业性强、一旦出事就是大事,更是须臾不可懈怠。专项行动延长一年,绝不是简单的时间延续,而是体现了上级对这项工作极端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对当前形势的精准判断,意味着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任务更重。我们必须要深刻领会,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把握“上”与“下”,在知行合一中筑牢思想根基
安全生产是发展的基石,没有安全这个“ 1 ”,其他一切都是“ 0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不到位,行动就会跑偏。专项行动延长一年,首先就要解决好思想认识这个“总开关”问题。我们要准确把握“上情”与“下情”,既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和指示要求,又要清醒认识我县化工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突出问题,真正做到上下贯通、知行合一。
(一)要吃透“上情”。 安全生产是政治责任,是民生大事。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准确把握省市关于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的最新精神和具体要求,特别是专项行动延长一年的特殊意义和工作重点,确保我们的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要吃透《安全生产法》《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增强法治意识,做到依法治安。
(二)要摸清“下情”。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必须对我县化工安全生产的“家底”心中有数,对存在的风险隐患了如指掌。从刚才分析的情况看,我县化工领域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装置设备老化,本质安全水平不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素 质有待提升;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对这些“下情”,我们要敢于正视、深入剖析,不能遮遮掩掩、讳疾忌医。只有把问题找准了,整改才能有的放矢。
(三)要贯通“上下”。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们要把“上情”与“下情”有机结合起来,把上级的精神要求转化为推动我县化工安全生产的具体行动。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充分认识化工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和见叶知秋的敏锐。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真正从思想深处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统筹“破”与“立”,在标本兼治中提升安全水平
安全生产既要治标,更要治本。专项行动延长一年,就是要我们利用这段时间,在继续抓好突出问题整治的同时,更加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做到“破”“立”并举、标本兼治。“破”,就是要破除陈旧观念、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破除重大风险隐患;“立”,就是要树立新理念、建立新机制、立起新标准。我们要在“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中,推动我县化工安全生产水平实现质的提升。
(一)要重拳“破”隐患,打好排查整治的“攻坚战”。 隐患不除,事故难绝。我们要聚焦重大危险源、高危工艺、老旧装置等重点部位和环节,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要建立隐患清单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到位。对重大事故隐患,要挂牌督办,限期整改。要特别关注那些长期存在、反复出现的深层次问题,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比如,对一些老旧装置,该改造的要坚决改造,该淘汰的要坚决淘汰,不能带病运行。排查整治要深入细致,不能浮于表面,要像“过筛子”一样,把隐患一个一个筛出来,整改一个一个落实到位。
(二)要着力“立”规矩,筑牢制度机制的“防火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以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法规标准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要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要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制度建设要管用实用,不能成为“稻草人”,要真正让制度长牙带电,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三)要注重“立”根本,提升本质安全的“硬实力”。 本质安全是治本之策。我们要加大安全投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要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要推进化工园区智能化建设,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安全监管效能。比如,可以借鉴一些先进地 区的经验,建设智慧化工园区,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在线监测和预警,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本质安全建设要久久为功,需要持续投入和不断改进。
(四)要强化“立”导向,发挥考核问责的“指挥棒”。 考核问责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安全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的权重。要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整改不及时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同时,也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安全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要通过严格的考核问责,树立起重视安全、狠抓安全的鲜明导向,引导各级各部门和各企业真正把安全生产摆在突出位置。
三、聚力“点”与“面”,在协同联动中压实责任链条
安全生产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专项行动要取得实效,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兼顾全面;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协同联动。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在抓好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问题这个“点”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整体安全水平这个“面”,形成点面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要抓住“关键点”。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关键点”,推动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部署、亲自督办专项行动各项工作。要建立健全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从业人员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要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企业要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的责任体系。
(二)要扩大“覆盖面”。 安全生产监管不能留有死角。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扩大监管覆盖面。要创新监管方式,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专家会诊等多种方式,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强部门联动,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要特别关注中小化工企业、在建化工项目等薄弱环节,消除监管盲区。监管要全覆盖、无死角,不能抓大放小,要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三)要构建“共同体”。 安全生产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我们要构建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负责、职工参与、社会支持的安全生产“共同体”。县化工专班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各镇街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技术支撑作用,为安全生产提供智力支持。要鼓励职工参与安全管理,举报安全隐患。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营造关 心安全、参与安全、监督安全的浓厚氛围。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打好安全生产的“组合拳”。
(四)要打通“中梗阻”。 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我们要着力解决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问题,确保各项部署要求直达基层、直插一线。要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了解实情、解决问题。要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要加强督查督办,对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及时通报批评、督促整改。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及时听取基层和企业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只有打通“最后一公里”,各项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落地见效。
同志们,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化工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专项行动延长一年,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狠抓各项任务落实,扎实推进整治提升,全力确保我县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 X 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