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在全市法院2025年上半年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上的讲话

院长在全市法院2025年上半年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上的讲话-文库集
院长在全市法院2025年上半年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法院 2025 年上半年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上半年司法审判数据反映出的工作态势,找准问题短板,研究改进措施,推动全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市法院紧紧围绕 “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审判执行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聚焦数据态势,精准把握上半年审判执行工作整体情况

(一)审判质效核心指标有喜有忧。 从上半年司法审判数据来看,全市法院审判质效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案件结收比方面,全市法院整体结收比达到 * %,较去年同期提高 * 个百分点,这表明我们在案件办理效率上有了明显提升,能够及时消化新收案件,避免案件积压。其中,部分基层法院结收比超过了 * %,工作成效值得肯定。仍有少数法院结收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存在案件办理进度滞后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办案效率。在法定审限内结案率方面,全市法院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到 * %,基本能够保证案件在法定审限内审结,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我们也要看到,仍有部分案件因为各种原因临近审限才结案,这不仅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影响司法公信力。各法院要加强对案件审理期限的监控和管理,建立健全审限预警机制,杜绝超审限案件的发生。

(二)案件类型分布反映社会治理需求。 上半年,全市法院受理的案件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类型的案件数量变化反映了社会治理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民事案件来看,合同纠纷、侵权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传统类型案件仍然占据较大比例,但一些新型纠纷如互联网金融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生态环境纠纷等案件数量有所上升。这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对法院的司法能力和水平提出新的挑战。在刑事案件方面,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暴力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案件数量持续下降,反映出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但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新型犯罪案件数量增多,犯罪手段更加隐蔽、复杂,给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困难。全市法院要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各类刑事犯罪,特别是要加大对新型犯罪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三)区域差异体现司法资源配置需求。 从各法院的审判数据来看,不同区域法院之间的案件数量、审判质效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城区法院由于人口密集、经济活跃,案件数量相对较多,法官人均办案量较大,司法资源相对紧张。而部分偏远地区法院案件数量相对较少,司法资源存在一定的闲置现象。这种区域差异反映了司法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需要我们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司法资源利用效率。不同区域法院在审判理念、审判方式、审判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导致审判质效参差不齐。各法院要加强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共同提高审判质效。市中院要加强对基层法院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审判质效评估体系,促进全市法院审判工作的均衡发展。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