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文库集
在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短板,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推动全市综治中心 “五个规范化” 建设提档升级,切实提升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市、区)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同志、政法委副书记、综治中心主任,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等相关市直部门分管负责人。刚才,* 市、* 区就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作了汇报发言,分享了他们在阵地建设、机制运行、矛盾化解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讲得都很实在、很有借鉴意义,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学习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综治中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 “神经中枢”,是化解矛盾纠纷的 “主阵地”,是服务群众的 “连心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仅是落实上级部署的政治任务,更是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回应群众期盼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的必然要求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 “最后一公里”,而综治中心则是基层治理的 “桥头堡”。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层矛盾纠纷呈现出数量增多、类型复杂、化解难度加大的特点,从邻里纠纷到物业矛盾,从经济纠纷到涉法涉诉问题,群众对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的需求日益迫切。据统计,去年全市基层受理的矛盾纠纷中,涉及物业、婚恋家庭、经济合同等新型纠纷占比达 42%,较 2022 年上升 15 个百分点,传统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综治中心作为整合治理资源、统筹治理力量的核心平台,其规范化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效能的高低。只有建强用好综治中心,才能把治理资源下沉到基层、把服务触角延伸到一线,实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近年来,* 县综治中心通过规范化建设,将原本分散在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的调解力量整合入驻,去年矛盾纠纷化解率较建设前提升了 28 个百分点,这充分证明,规范高效的综治中心是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的关键支撑。

(二)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对群众的庄严承诺。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最盼的是有人管、能解决,最怕的是 “多头跑、反复跑、跑空趟”。综治中心 “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的功能定位,正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去年,我们开展的群众满意度调查显示,有 67% 的群众希望 “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矛盾纠纷”,有 58% 的群众曾因不了解办事流程在多个部门间往返。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就是要通过科学设置功能分区、优化工作流程、健全服务机制,让群众走进综治中心就能找到办事窗口、见到办事人员、得到有效解决。* 区综治中心自去年完成规范化改造后,设立 “群众诉求受理大厅”,实行 “首问负责、一窗受理” 制度,群众平均办事时间从原来的 2.5 天缩短至 0.8 天,群众满意度从 72% 提升至 91%,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我们必须通过规范化建设,让综治中心真正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 “说理处”“解忧站”。

(三)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城市的重要保障

平安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市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综治中心作为研判风险、处置矛盾、防控风险的实战平台,在平安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实践来看,凡是综治中心规范化水平高的地方,矛盾纠纷化解及时率、风险隐患排查准确率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去年,* 市综治中心通过建立 “每日研判、每周调度、每月通报” 机制,成功预警化解了 X 起群体性事件苗头,排查整改安全隐患 X 处;而部分综治中心建设滞后的地区,因矛盾处置不及时引发的信访问题占比达 35%,较规范地区高出 20 个百分点。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就是要构建 “情报信息联享、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 的工作格局,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质效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