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心 2025 年半年度工作会议暨中层干部汇报会,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上半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精神,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刚才,各科室负责同志都作了很好的发言,总结了成绩,查摆了问题,也明确了下半年的工作思路。班子成员也结合分管领域,对我们正在推进的八项重点工作逐一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具体要求,我都同意。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治理任务,中心全体上下同心同德、攻坚克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在此,我代表中心党组,向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在总结复盘中把握发展大势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社会治理主责主业,各项工作稳中有进、亮点纷呈。上半年,我中心一体化智能治理平台共受理流转各类事件 7 . 8 万余件,按期办结率达到 98 . 5 %,群众满意度测评首次突破 96 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大家用汗水浇灌出来的。
一是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更加稳固。 我们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治理关口前移、力量下沉。县、乡、村三级治理中心(站)规范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实体化运行机制更加顺畅。覆盖全县的 XX 个 网格管理更加精细, XX 名专兼职 网格员 的履职能 力显著 增强,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我们与政法、信访、公安等部门的联动机制更加完善,“多中心合一、 一 中心多用”的集成效应初步显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闭环基本形成。上半年,全县 98 . 8 %的矛盾纠纷在镇、村两级得到妥善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
二是驾驭风险的“铜墙铁壁”更加坚实。 我们始终把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作为头等大事。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时段,我们开展了多轮次、滚动式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成功防范化解了多起潜在的重大风险。数字化预警监测能力得到跃升,“ XX 一体化智能治理平台” 2 . 0 版本正式上线,归集各类数据超过 3 . 5 亿条,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对 12 类高发风险的预测预警准确率提升了近 20 个百分点,实现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的根本性转变。
三是服务发展的“治理效能”更加彰显 。我们主动将社会治理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护航重大项目建设上,我们提前介入,成功调处了因 XX 高速公路建设、 XX 工业园区扩建等引发的征地拆迁、劳资关系等纠纷 150 余起,保障了项目顺 利推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我们设立了企业服务专窗,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风险评估等“一站式”服务,营造了安商、亲商的良好环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必将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一是协同联动的壁垒依然存在。 内部协同上,“分工如分家”的现象还未彻底根除,科室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工作衔接不顺畅的问题时有发生,削弱了工作合力。外部联动上,与部分单位的“数据壁垒”尚未完全打破,“信息孤岛”依然存在,导致我们在处理一些跨部门、跨领域的复杂问题时,仍然感到力不从心。对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的指导赋能力度也有待加强,压力传导和责任落实存在“中梗阻”现象。
二是改革创新的锐气有所减弱。 一些同志习惯于“路径依赖”,满足于“按部就班”,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思想不够解放,办法不够新颖。比如,在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社会治理方面,我们的探索还停留在浅层次,缺乏能够“一鸣惊人”、可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标志性创新成果。总结提炼工作做得不够,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没有及时转化为制度性、理论性成果。
三是队伍建设的标准仍需提高 。少数干部存在精神懈怠的倾向,表现出“躺平主义”和“佛系心态”,工作标准不高、自我要求不严,缺乏争先创优的劲头。部分干部专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不相匹配,“本领恐慌”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在运用法治思维、群众工作方法、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复杂问题方面,能力亟待提升。干部队伍的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激励约束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