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次专题党课,主题是“永葆敬畏之心,筑牢思想堤坝”。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结合当前全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聚焦“违规吃喝”这一顽瘴痼疾,与同志们进行一次深刻的党性分析和思想交流,共同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纪律之弦。在高校这片立德树人的圣地,我们每一位党员,尤其是党员教师,肩负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更是塑造灵魂、引领风尚的时代使命。因此,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乎党的形象,关乎教育的纯洁,关乎下一代的成长。今天这堂党课,既是一次集中的警示教育,更是一次严肃的政治点名。
一、深刻洞察,准确把握违规吃喝问题的极端危害性与复杂顽固性
作风问题无小事,吃喝问题是作风问题的“晴雨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违规吃喝绝不是什么无关痛痒的“小节”,更不是所谓的“人之常情”,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它的危害,是深层次的、系统性的,是我们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面对的政治大敌。
首先,违规吃喝是腐败滋生的“催化剂”和“温床”。 纵观近年来查处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很多都是从一顿饭、一杯酒开始的。一些人认为,吃顿饭、喝点酒是小事一桩,无伤大雅。殊不知,正是这种“小事”心态,让思想的闸门在推杯换盏中悄然洞开。饭局之上,称兄道弟,原则和规矩被抛诸脑后;酒酣耳热之际,权钱交易的“默契”便在觥筹交错中达成。从“饭局”到“围猎”,从“人情”到“腐败”,往往只有一步之遥。“舌尖上的腐败”看似无形,却能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不知不觉中麻痹我们的神经、侵蚀我们的党性、摧毁我们的防线。它败坏的是党风政风,污染的是社会风气,最终损害的是党的执政根基。
其次,违规吃喝的新变种、新动向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随着正风肃纪力度的持续加大,一些违规吃喝行为穿上了“隐身衣”、玩起了“障眼法”。从公开走向隐蔽,从单位食堂、高档酒店转向“不吃公款吃老板”的私人宴请,转向位置偏僻、安保严密的“一桌餐”,甚至利用快递物流搞“隔空送礼”。这些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手法更加隐蔽,性质更加恶劣,发现和查处难度也更大。这充分说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决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思想,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精准识别和抵制各类巧立名目、改头换面的违规吃喝行为。
再者,对高校而言,违规吃喝严重污染育人环境,动摇立德树人之本。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精神的高地,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我们教师党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试想,如果我们的教师热衷于跑饭局、钻圈子,沉迷于人情世故,心思不在教学科研上,精力不用在学生培养上,我们如何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校园里充斥着请客送礼、拉拉扯扯的庸俗风气,那么学术的公平、资源的分配、评价的公正又从何谈起?这不仅会带坏一批干部教师,更会给思想尚未定型的青年学生造成极大的思想困惑和价值扭曲。他们会质疑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会模仿这种投机取巧的“潜规则”。可以说,校园内的一场违规饭局,其负面影响远超饭局本身,它玷污的是“象牙塔”的纯洁,伤害的是万千学子的信任,摧毁的是教育事业的公信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