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援企稳岗政策落实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援企稳岗政策落实推进会议上的讲话-文库集
在全市援企稳岗政策落实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援企稳岗政策落实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总结今年以来我市援企稳岗政策落实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举措,确保政策红利持续精准释放,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稳定就业大局。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人社部门负责人,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税务局等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刚才,市人社局、 * 县人民政府、* 区人社局作了汇报发言,从不同层面介绍了政策落实的做法、成效和下一步计划,讲得都很实在、很具体,我都同意,大家要认真学习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深刻认识援企稳岗政策落实的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压力,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就业、保民生的决策部署,把援企稳岗作为稳住经济大盘、保障民生福祉的关键举措,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不仅为市场主体注入了 “强心剂”,也为就业稳定筑牢了 “压舱石”,更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政策红利精准释放,为市场主体注入 “强心剂”

就业是民生之本,企业是就业之源。只有保住企业,才能保住就业;只有企业稳,就业才能稳。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 “政策向企业倾斜、服务为企业护航” 的理念,通过一系列 “真金白银” 的政策举措,为市场主体减负纾困。截至今年 7 月底,全市已累计向企业和劳动者释放政策红利约 5.3 亿元,惠及企业超万家,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我市援企稳岗政策的覆盖面和实效性。从政策落实的具体成效来看,五项核心措施精准落地,形成了 “组合拳” 效应。一是失业保险费率持续降低,为企业 “轻装上阵” 减负。全市参保单位失业保险费率继续执行 1% 的低标准,较原费率大幅降低,仅这一项就为企业减征失业保险费 3.26 亿元。要知道,3.26 亿元对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它可以转化为企业的流动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员工培训、扩大生产,甚至是在经营困难时保障员工工资发放,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二是稳岗返还 “免申即享”,让企业 “省心省力” 得实惠。我们创新服务模式,推行 “免申即享” 机制,通过数据共享、部门联动,自动比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无需企业主动申请,直接将稳岗返还补贴资金发放到位。截至 7 月底,已为全市 1.15 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资金 8104 万元,稳定就业岗位 23.2 万个。这意味着 23.2 万个家庭的收入有了保障,企业的用工稳定性得到了提升,有效避免了因企业裁员导致的就业波动。三是技能提升补贴扩面增效,为劳动者 “赋能增值”。我们放宽了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将受益人群从企业职工拓展到失业人员,鼓励劳动者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截至目前,已发放技能提升补贴 1428 万元,惠及 7900 余人次职工及失业人员。这些劳动者通过技能培训,有的实现了岗位晋升,有的顺利转岗就业,不仅提升了个人收入水平,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四是一次性扩岗补助精准投放,鼓励企业吸纳青年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难问题,我们对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扩岗补助,截至 7 月底,已为招用 1058 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企业发放补助 105.8 万元。这一政策既减轻了企业吸纳青年就业的成本,也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缓解了青年就业压力。五是失业保险金及时足额发放,为失业人员兜牢 “民生底线”。我们始终把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优化申领流程、拓宽服务渠道,确保失业保险金及时发放。截至 7 月底,已为 4.85 万人次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 9256 万元,同时代缴职工医保费 2245 万元,有效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让他们在失业期间能够安心生活、积极求职。这些政策的落实,就像一场 “及时雨”,为困难企业送去了温暖,为劳动者撑起了保障伞,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稳住就业、服务企业的坚定决心。

(二)服务效能持续提升,让政策落地跑出 “加速度”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效能。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让援企稳岗政策从 “纸上” 落到 “地上”、惠及 “实处”。一是 “免申即享” 模式实现政策 “找上门”。以往,企业享受政策往往需要 “跑部门、填表格、等审批”,不仅耗时费力,还可能因不了解政策、材料不全等原因错失机会。今年,我们大力推行 “免申即享” 服务模式,依托大数据平台,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部门数据资源,自动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稳岗返还金、扩岗补助金等资金 “无感审批、自动到账”。这种 “企业不跑腿、数据多跑路” 的模式,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政策红利,截至目前,通过 “免申即享” 发放的资金占比超过 70%,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二是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服务 “全覆盖”。我们深知,不同企业和劳动者的需求不同,服务方式也需要多样化。为此,我们构建了 “线上 + 线下” 全方位服务体系,线上依托政务网、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 市人社 APP” 等平台,实现失业保险金申领、技能提升补贴申报等业务 “一网通办”;线下优化服务窗口布局,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 “援企稳岗政策专窗”,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材料受理、进度查询等 “一站式” 服务。截至 7 月底,失业保险金申领网办率已超过 80%,较去年同期提升了 15 个百分点,“免跑即领” 的不见面服务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三是部门协作联动形成工作 “合力”。援企稳岗政策落实涉及人社、财政、税务、发改等多个部门,任何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政策落地效果。我们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政策落实进度,解决存在的问题。比如,在稳岗返还资金发放过程中,人社部门负责数据比对和企业资格审核,财政部门负责资金保障和拨付,税务部门负责提供企业纳税和参保数据,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了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这种 “上下联动、左右协同” 的工作机制,为政策落实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就业大局总体稳定,为经济发展筑牢 “压舱石”

就业是经济的 “晴雨表”,也是社会的 “稳定器”。援企稳岗政策的有效落实,直接推动了全市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就业数据来看,截至 7 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 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向好态势。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援企稳岗政策的 “保驾护航”。一方面,政策为企业减负,让企业有更多资金和信心稳定用工,减少裁员,从源头上稳住了就业岗位。以 市某制造业企业为例,该企业今年通过享受失业保险费率减免和稳岗返还政策,累计获得政策红利 万元,不仅避免了 名员工的裁员计划,还新招聘了 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就业稳定的双赢。另一方面,政策为失业人员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和技能提升机会,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受益的失业人员中,已有 *% 成功找到新工作,平均薪资较之前提升了 *%。就业的稳定,不仅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生活,更增强了消费信心、拉动了内需增长,为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注入了内生动力。从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全市 GDP 同比增长 *%,其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这与就业稳定带来的居民收入增长密不可分。可以说,援企稳岗政策既是稳就业的 “关键招”,也是稳经济的 “先手棋”,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正视问题,清醒认识,准确把握援企稳岗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援企稳岗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政策落实的 “最后一公里” 还没有完全打通,部分环节还存在短板和不足,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一)政策覆盖仍有盲区,部分企业尚未充分受益

虽然我市援企稳岗政策惠及企业已超万家,但从市场主体总量来看,政策覆盖的 “广度” 和 “深度” 还不够。一方面,部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政策知晓度不高。据近期开展的企业调研显示,仍有 *% 的中小微企业表示 “不了解或不太了解” 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尤其是一些初创企业、偏远地区企业,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错过了政策申报时间。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因条件限制未能享受政策。比如,稳岗返还政策对企业裁员率有明确要求,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旅游等行业企业,由于经营困难不得不裁员,导致裁员率超过规定标准,无法享受稳岗返还;还有一些新成立的企业,因参保时间不足,不符合政策申领条件。此外,部分政策的申请条件和流程虽然已简化,但对企业来说仍有一定门槛。比如,技能提升补贴需要劳动者提供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部分劳动者因证书丢失或未及时更新信息,无法顺利申领补贴。这些问题导致政策红利未能完全覆盖所有有需要的企业和劳动者,影响了政策效果的最大化。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