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能源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题调度会上的讲话

在2025年全市能源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题调度会上的讲话-文库集
在2025年全市能源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题调度会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能源是经济社会的血脉,能源安全是发展安全、民生福祉的基石。 *市作为能源重镇,能源产业的兴衰荣辱,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安全生产,就是能源产业的生命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底线和高压线。抓不好安全,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一切成绩都将归零。全市上下务必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抓好能源领域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事事心中有底”的各项工作。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能源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题调度会,主要目的就是对两年来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对当前面临的形势进行一次清醒的“再研判”,对下一步的决战决胜进行一次坚决的“总动员”。时间不等人,任务不等人。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已经进入了最为较劲、最为关键的收官之年,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必须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啃下最硬的骨头,攻下最坚固的堡垒,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过硬的安全答卷。

一、肯定成绩与正视问题并存,必须保持 “行到半山不止步”的清醒

治本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能源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了稳定向好的态势。这是一系列硬核措施落地见效的结果。

成绩体现在几个 “新”上:一是安全基础有了新夯实。全市煤矿实现了采煤机械化率100%、辅助系统智能化覆盖率100%,一批智能采掘工作面和智能化矿山建成投用,科技强安的根基更加牢固。二是监管效能有了新提升。市级建成的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已经成为我们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自平台应用以来,已累计推送智能分析预警信息超过50万条,有效支撑了精准监管、科学执法。三是治理成效有了新突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瓦斯治理。通过综合施策,全市煤矿瓦斯超限次数实现了连续三年的两位数下降。2024年1—10月,瓦斯超限报警次数同比又减少了近16%,高风险矿井的重大瓦斯事故基本得到有效遏制。这些成绩,是同志们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值得充分肯定。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的背后,依然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全市能源领域安全生产的 “大气候”虽有好转,但影响安全的“小气候”依然复杂多变。一些深层次、根源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安全生产的基础依然不牢,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发生逆转。具体来看,“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为突出: 第一,思想上的 “麻痹病”不容忽视。 随着事故数量的下降,一些同志、一些企业产生了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松懈思想。认为连续几年没有出大事故,就可以喘口气、歇歇脚了。有的企业负责人对“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口号喊得响,但内心深处并未真正敬畏,总觉得只要不发生人员伤亡,瓦斯超限就不是什么大事。这种思想上的“跑冒滴漏”,是安全生产最大的隐患。 第二,责任上的 “悬空病”不容忽视。 企业主体责任的 “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有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就是没有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现场上,安全机构形同虚设,安全投入讨价还价,技术力量捉襟见肘,现场作业与规章制度“两张皮”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监管干部也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检查、轻服务”的倾向,满足于开会发文、检查签名,对不放心的企业缺乏“婆婆嘴”式的反复叮咛和“钉钉子”式的跟踪问效。 第三,治理上的 “浅表病”不容忽视。 一些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还停留在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面,没有真正往深处挖、往根上治。比如,在瓦斯治理上,满足于监测监控设备的安装联网,但在地质构造探查、瓦斯抽采利用、风险预测预警等治本之策上投入不够、研究不深。去年以来,全市依然发生了数起因未探清地质情况导致的误揭煤、误透老窑老空等险情,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治本攻坚还没有真正攻到“本”上。这些问题,既是老问题,也是新挑战,是横亘在我们面前必须翻越的大山。回避不了,也绕不过去。全市能源系统的每一位同志,都必须拿出“行到半山不止步,船到中流当奋楫”的勇气和决心,把问题看透,把责任扛牢,把措施抓实。

二、深挖根源与把握要义并重,必须下足 “解剖麻雀治根本”的功夫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