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协调推进会上的讲话

县长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协调推进会上的讲话-文库集
县长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协调推进会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各位代表: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协调推进会,既是一次思想动员会,也是一次任务部署会。“十五五”时期是我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五年,更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黄金五年。规划编制得好不好、实不实,直接关系到未来五年我县能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能不能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参会的有县委常委班子成员、县直部门负责人、乡镇(街道)书记,还有重点企业负责人、市县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大家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岗位,都是规划编制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希望今天的会议能让大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拿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共同把这份关乎XX县未来的蓝图绘好、绘实、绘出成效。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规划编制重大意义

规划是发展的蓝图,编制好“十五五”规划,对于我县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增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规划是管长远的“指南针”,关乎发展全局

规划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能够为我们指明发展方向,确保全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能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避免走弯路、走错路。一是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的必然要求。国家“十五五”规划是全国发展的总纲,我县的规划必须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比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县的物流产业有很大发展潜力,只有在规划中明确对接路径,才能抓住机遇。前几年,我们抓住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机遇,大力发展苹果种植加工产业,如今已建成万亩苹果基地,年产值达8亿元,带动了2000多户农户增收。这就是对接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二是融入区域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我县地处全省经济圈的重要节点,融入区域发展格局是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周边县市在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上有优势,我们可以在规划中找准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去年,我们与邻近的B县合作建设产业协作园区,引进了3家配套企业,实现产值5亿元,税收3000万元,这充分说明融入区域发展的重要性。三是破解自身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县发展面临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等瓶颈。以产业结构为例,传统化工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新兴产业占比不足10%。只有通过科学规划,才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破解这些瓶颈。近五年,我们通过实施产业调整规划,新兴产业占比每年提升1.5个百分点,虽然缓慢,但已初见成效。四是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来引领。我们要通过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去五年,我县GDP年均增长7.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这得益于之前规划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十五五”期间,我们要继续以规划为保障,力争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规划是谋发展的“施工图”,决定未来走向

规划就像建筑施工的图纸,明确了发展的具体项目、步骤和目标,是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的重要依据。只有规划科学,发展才能有条不紊、扎实推进。一是明确发展目标的重要载体。规划能够将我县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具体化、量化,让大家清楚知道要达到什么程度。比如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可以在规划中明确“十五五”末GDP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8%;在民生方面,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等。这些具体的目标能激发大家的奋斗热情。二是部署重点任务的有效途径。发展目标确定后,需要通过规划部署具体的重点任务。例如,在产业发展上,我们要明确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城乡建设上,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五年,我们按照规划部署,完成了县城道路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重点任务,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三是安排重大项目的关键手段。项目是发展的支撑,规划是项目安排的关键手段。我们要在规划中谋划一批带动性强、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十三五”期间,我们规划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项目,改善了生态环境。“十五五”期间,我们还要规划建设一批交通、能源等重大项目。四是优化资源配置的科学方法。资源是有限的,通过规划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如在土地资源利用上,规划可以明确哪些区域用于工业发展,哪些区域用于农业生产,哪些区域用于城市建设,避免资源浪费。过去五年,我县通过土地规划调整,节约用地2000亩,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三)规划是惠民生的“承诺书”,承载群众期盼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规划编制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回应群众的期盼,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解决民生痛点的实际行动。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还有不少痛点问题,规划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具体措施。目前,我县农村地区还有3所学校的教学设施老化,5个乡镇的卫生院医疗设备不足。在“十五五”规划中,我们要明确对这些学校和卫生院进行改造升级,改善教学和医疗条件。二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规划要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让群众生活得更舒适。近五年,我们建设了5个城市公园,新增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十五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加强生态建设,新增2个湿地公园,让群众有更多休闲娱乐的地方。三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有力举措。规划要兼顾城乡、区域发展,缩小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我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3:1,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在规划中,我们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四是回应群众诉求的具体体现。群众的诉求是规划编制的重要参考,我们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群众的所思所盼融入规划中。在前期的调研中,有群众反映县城公交线路少、班次少,出行不便。在“十五五”规划中,我们要增加公交线路5条,加密班次,解决群众出行问题。

(四)规划是防风险的“防火墙”,保障行稳致远

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挑战,规划能够提前预判风险,制定应对措施,为我县发展保驾护航,确保发展行稳致远。一是防范经济风险的重要手段。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可能面临市场波动、产业转型困难等风险。规划要制定应对经济风险的措施,比如培育多元化产业,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前几年,我县单一依靠煤炭产业,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经济发展不稳定。通过产业调整规划,培育了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经济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二是化解社会风险的有效途径。社会风险包括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方面。规划要加强社会治理,完善应急预案,化解社会风险。近五年,我县通过加强安全生产规划,建立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年均下降10%。“十五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确保社会稳定。三是抵御自然风险的坚实基础。我县地处山区,容易遭受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规划要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去年,我们实施了河道治理工程,提高了防洪能力,在汛期有效抵御了洪水灾害。“十五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应对环境风险的关键保障。随着产业发展,可能面临环境污染等风险。规划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应对环境风险。我们在规划中明确了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十五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二、总结过往成绩,夯实规划编制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既是我们过去工作的总结,也是未来发展的起点。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家底愈发厚实

经济是发展的基础,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五年来,我县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GDP从2019年的15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30亿元,年均增长7.5%;财政总收入从18亿元增长到28亿元,年均增长9.2%。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我县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我们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不断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传统化工产业通过技术改造,附加值不断提高,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65%下降到60%;新兴产业中,新能源产业实现从无到有,建成了10万千瓦光伏电站,年产值达3亿元。二是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建成了5万亩蔬菜基地、8万亩苹果基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比2019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00家,带动了80%的农户增收。三是工业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80家增加到110家,年产值从100亿元增长到160亿元。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入园企业达到60家,年产值突破80亿元,成为我县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四是服务业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旅游等产业活力四射。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从5亿元增长到15亿元,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30%;建成3A级以上景区3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亿元。

(二)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环境更加宜居

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城乡建设投入,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城建成区面积从15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45%提高到55%。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新建了3所学校、2所医院、5个城市公园,群众生活更加便利。一是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了县城道路改造工程,新建和改造道路20公里,城市交通更加畅通;推进了棚户区改造,改造棚户区1000户,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加强了城市绿化美化,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城市环境更加优美。二是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推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通自来水、通动力电。改造农村危房500户,建设农村卫生厕所1万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建设了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网络更加便捷,新建了两条高速公路连接线,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500公里;水利设施得到加强,新建和修复水库5座,解决了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为城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强了环境保护和治理,关停了一批污染企业,实施了河道治理工程,境内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森林覆盖率从45%提高到50%,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荣获“省级生态县”称号。

(三)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更强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