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县委年轻干部培训班上的党课报告

在2025年县委年轻干部培训班上的党课报告-文库集
在2025年县委年轻干部培训班上的党课报告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齐聚一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展开一次深入的学习和交流。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县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骨干栋梁,你们的理论素养、政治站位和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县民族工作乃至全局工作的质量和成色。因此,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并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不仅是你们成长成才的必修课,更是我们必须共同肩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今天的党课,我将结合当前国家的最新政策精神和我们*县的实际,与大家分享一些思考和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登高望远: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意义与时代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2023年6月,中央进一步明确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及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我们党在百年民族工作实践基础上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更是应对当前复杂国际国内形势的战略抉择。我们年轻干部必须首先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极端重要性。

(一)这是维护国家统一、确保政治安全的“定盘星”。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终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一些外部势力妄图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破坏。在国内,影响民族关系的风险隐患仍然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仅仅停留在“民族团结”的朴素认知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将工作主线从“维护民族团结”深化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团结、更深层次的认同,旨在引导各族人民将“我是中华民族一员”的身份认同置于首位,将国家利益、民族整体利益置于首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构筑起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坚固思想长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二)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伟力的“压舱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需要56个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各民族人心相聚、精神相依,国家就兴旺发达、社会就和谐稳定;反之,则会国力衰弱、陷入动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通过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共建共享伟大祖国,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无坚不摧的磅礴伟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最深厚、最持久的动力源泉。

(三)这是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南针”。 新时代的民族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随着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成为常态,如何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如何管理涉民族因素的网络舆情,都对我们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为我们提供了破解难题的总钥匙。它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路,推动民族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引领”转变,从“单一管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从“政策倾斜”向“制度保障”转变。例如,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就是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通过法治形式固定下来,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二、正本清源: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与实践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极为丰富,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对于我们年轻干部而言,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必须深入学习、精准把握。其中,正确处理好“四对关系”,是理解和实践这一主线的关键所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