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政府系统集中整治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对前一阶段全县政府系统集中整治问题整改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总结成效、查摆不足,对下一步深化整改、巩固成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整改清仓见底、常态长效,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夯实根基。
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党组率先垂范,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聚焦影响我县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向顽瘴痼疾“亮剑”,向作风积弊“开刀”,取得了阶段性、看得见的成效。截至目前,我们通过系统梳理、深入查摆,共建立起三大类XX项重点问题整改台账,涉及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作风建设等多个领域。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已完成整改销号XX项,销号率达到85%,一批长期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一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以破除,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得到妥善办理。全县政府系统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和行政效能都有了明显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大家辛勤付出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整改工作绝非一蹴而就,更不能有丝毫的“闯关”思想和“松劲”心态。对照中央、省委市委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表层化”整改依然存在。 有的单位对问题的整改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满足于发个文件、开个会议,没有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整改措施浮于表面,缺乏穿透力,导致问题屡改屡犯。
二是“温差化”现象比较突出。 有的单位领导班子重视,抓得紧、抓得实,成效就明显;有的单位则存在“上热下冷、内紧外松”的情况,压力传导层层递减,导致整改工作在“最后一公里”打了折扣。
三是“半拉子”工程需要警惕。 剩余15%的未销号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涉及面广、成因复杂,整改难度大。越到最后,越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懈怠心理,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攻坚克难,之前的努力很可能功亏一篑。
四是“制度化”建设亟待加强。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我们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方面还做得不够。一些整改成果没有及时固化为制度机制,存在问题反弹回潮的风险,常态长效的治理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这些问题,是检验我们政治站位、责任担当和能力作风的“试金石”。今天我们搞“回头看”,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把这些问题摆上桌面,逐一分析、逐项研究,拿出真招实策,确保整改工作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思想认识要进一步到位,以“慎终如始”的政治自觉,杜绝“松劲歇脚”的麻痹心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集中整治能否取得全胜,关键在于我们的思想认识是否真正到位。全县政府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问题整改没有完成时。必须坚决克服“大功告成”的满足感、“歇歇脚”的松懈感和“与己无关”的局外感。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自觉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问题整改作为检验“两个维护”的直接标尺,作为锤炼党性、改进作风的实践课堂。要坚持“学、查、改”一体贯通,经常性地用党的创新理论、用党纪党规来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校准偏差、拧紧螺丝,确保整改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确保我们的各项工作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